本报记者 肖伟
8月7日早间,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快递”)在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中通之声”上发布消息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一辆无人车正沿着定日县通往扎果乡的道路平稳行驶。这辆无人车已顺利完成测试,并在“定日-扎果”线路上正式运营满一周。这标志着西藏自治区首条常态化运行的快递无人配送线路成功落地,在解决高原配送痛点难点领域又多出一种全新的方案。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地广人稀,村镇之间路途遥远且路况复杂。中通快递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过去,向乡镇末端派件需依赖人工驾驶,每月仅司机成本就高达7500元,60公里往返油费需50元。遇到极端天气和异常路况,快递服务易受影响,配送效率与成本控制面临一定压力。”
无人车的引入带来了显著改变。2025年7月7日,无人车运抵定日县,次日即启动实地测试,并在复杂道路和高原环境中展示出了优良性能。上述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次性投入两台无人车共计12万元,但无人车充一次电仅需15元电费,即可完成三次60公里往返运输。由于无人车有更好的耐候性,克服了高原多变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远超我们之前的预期。”
在西藏自治区的高原上,快递终端的门店主们也切实感受到了无人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一位门店店主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以前,货车只能两天来一趟。要是赶上天气不好、道路不畅,可能需要三天乃至更久的时间。现在,无人车一天就能跑一趟,车辆每天清晨准时抵达,整体收件时间比以往提前了整整一个小时。这不仅减轻了门店的压力,也让高原居民能更早收到期盼的包裹。现在,我的店里每天约有30件快递通过无人车送达。”

停在快递门店前的中通快递无人车(供图:中通快递)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通快递精准绘制了包含“扎果乡-岗嘎乡-克玛乡”和“曲洛乡-措果乡-长所乡”的两条核心路线。目前首条至扎果乡的线路已成功投运,其余线路计划于未来一个月内开通服务,一张覆盖定日县多乡镇的高原智慧配送网络正加速形成。当中通快递的无人车在稀薄的空气中翻越山岭时,它不仅承载着包裹,也搭载着技术对偏远地区民生服务的变革,更为边疆地区共享物流现代化成果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教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通快递在西藏自治区开通首条无人快递路线,是物流技术适配极端环境的良好实践,其模式与技术可复制到海内外有相似情况的地区,从而创造更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中通快递的这套解决方案还可复制到国内西北戈壁、西南山区,海外中东沙漠、北欧极地等地区。这种复制不仅能扩大快递覆盖、降低流通成本,更能赋能当地农产品上行与电商下沉,未来有望在全球更多地区重现,持续创造社会与经济效益。”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