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一鸣
近日,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建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成为S68旌德至绩溪高速公路工程特许经营者。项目内容主要包括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含路衍经济开发)、养护维修和移交等,项目预计涉及金额为57.00亿元。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中标项目订单将为安徽建工营收增长提供有力保障,稳定公司经营业绩;另一方面,通过参与重大项目的建设,安徽建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安徽建工中标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为建筑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劳务公司等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拓展机会。”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7月27日,安徽建工项目中标频频,涉及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产业园建设等,涉及中标金额超553亿元。其中,G0323济宁至合肥高速公路(凤阳至定远段项目)等涉及中标金额超70亿元。
在巩固安徽本土市场的同时,安徽建工积极拓展省外业务。例如,公司成功中标S27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呼和浩特段)项目,投资估算约为71.35亿元,有利于提升安徽建工在全国建筑市场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建工近年来加速向“投资驱动”转型,2025年新签合同中,BOT等特许经营项目不断提升。以S68旌德至绩溪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建设期贷款+运营期收费”模式,预计收益率高于传统施工项目平均水平。
“2025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3.6%;计划实现利润总额27.5亿元,同比增长约3.7%。”安徽建工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公司将在市场开拓、转型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努力创造良好业绩。
袁帅表示,安徽建工有望凭借年内的中标优势,在建筑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二级市场中的投资价值。
袁帅进一步表示,我国基建行业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产业链上市公司需要紧跟趋势发展。尤其是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例如,引入AI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提升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