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7月下旬,资金面有所收敛,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净回笼转向净投放,加大短期流动性投放。
7月21日至7月24日,央行逆回购口径分别净回笼资金555亿元、1277亿元、3696亿元、1195亿元;7月25日,央行开展7893亿元逆回购,对冲到期的1875亿元后实现净投放6018亿元。
另外,央行在7月25日还开展了4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由于7月15日、7月25日分别有1000亿元、2000亿元MLF到期,因此7月份MLF净投放1000亿元。这也是央行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做MLF。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月末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多,MLF延续超额续做能稳定市场预期,确保资金面总体平稳。同时,MLF净投放总量适度,强化调控精准性、更好满足市场供需。
回顾过去几个月,3月份至6月份,MLF净投放分别为630亿元、5000亿元、3750亿元、1180亿元。
“7月份MLF净投放维持总量适度。一方面,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7月15日央行已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较好满足中期流动性需求,强化政策协同、助力宽信用进程;另一方面,7月份为信贷小月,流动性消耗减弱,大行净融出水平整体维持在4万亿元以上,表明当前银行负债端压力或不大,对MLF的需求也会相应降低。”温彬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纵观7月份各项流动性工具投放情况,7月份,3个月期、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两项工具操作后实现共计2000亿元资金净投放,和6月份规模一致。7月份以来OMO(公开市场操作)以回笼为主,尽管7月份是缴税大月,但月初到月中资金面相对宽松,资金利率和政策利率利差稳定,削峰填谷操作模式下,央行流动性中性偏松流动性立场仍然不变。
明明预计,资金跨月时点央行仍将实施OMO净投放,在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政策重心更多向优化结构、增强传导效率倾斜。
温彬认为,考虑到8月份至9月份将再度迎来年内政府债供给高峰,月均净融资规模或达1.5万亿元至1.6万亿元,届时银行承接压力加大,负债端对稳定资金的需求升温。此外,若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进一步强化,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央行均将继续通过OMO、MLF、买断式逆回购等中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来释放稳定信号,不排除通过开展国债买入以及降准来投放流动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