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钊
“作为持有大秦铁路超过十年的老股东,我今天是特意赶来参加现场会议的。”一位投资者在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秦铁路”)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如是说。
5月21日,大秦铁路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在太原召开。公司董事长陆勇携公司高管集体亮相。作为会议特别环节,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逐梦太铁 光影永恒》主题摄影展。该展览通过百余幅珍贵影像资料,系统展现了大秦铁路自建线以来在重载技术创新、运输能效突破、社会责任践行等领域的重大成就。
以产融结合驱动行业变革
用钢铁动脉赋能区域发展
大秦铁路成立于2004年,控股股东为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作为中国铁路改革史上的里程碑式企业,大秦铁路开创了路网干线资产证券化的先河。公司不仅是我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首个“破冰者”,更是国有资本“三化战略”(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的标杆实践平台,被业界誉为“中国铁路在资本市场的战略旗舰”。
自2006年登陆A股主板以来,这家横跨晋冀京津的能源运输大动脉持续深化专业运营,构建起涵盖运输组织创新、资产效能提升、股东回报优化的价值创造体系,是资本市场有口皆碑的优质蓝筹。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6.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39亿元。报告期内,大秦铁路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0%。
“2024年,公司全面深化战略执行与市场布局,交出了一份稳健的运营答卷。”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陆勇回顾2024年公司经营情况时说道,“在客运服务领域,公司精准把握客流增长机遇,全年旅客发送量达4641万人次,同比增幅达8.3%,实现量质双升的良性发展;货运板块坚持‘稳大宗、拓增量’,在夯实煤炭运输基本盘的同时,创新拓展多元化运输体系,大秦线年运量突破3.92亿吨,侯月线完成运量1.06亿吨,并成功开行钢铁、光伏、化肥等定制化专列,白货运输市场开拓取得实质性突破。”
从市场占有率看,公司全年货物发送量达7.06亿吨,占全国铁路货运总量的13.73%,其中煤炭发送量5.89亿吨,占全国铁路煤炭运输总量的20.89%,在全国铁路货运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下煤炭市场不景气,煤价处于低位,港口煤炭高库存,全社会煤炭库存偏高;大秦铁路全年的煤炭运量会受到需求偏弱的影响。”陆勇在回答《证券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综合考量行业形势、市场环境以及公司长期战略布局等因素,大秦铁路科学制定2025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体系。客运板块,锚定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求,计划完成旅客发送量4500万人次;货运核心,聚焦能源安全战略通道定位,设定货物发送总量7.1亿吨目标;运营效能以换算周转量3700亿吨公里为效能基准;并依据2025年运输计划指标测算,预计实现营业收入预算780亿元。
践行55%分红承诺
2024年开中期分红先河
自新“国九条”明确“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以来,A股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2024年全市场分红总额突破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期分红企业数量同比增长67%,山西板块旗舰企业大秦铁路的加入尤为引人注目。
这不仅是数字跃迁,更是发展理念的结构性升级。作为运营3.5万公里铁路网、年营收超700亿元的“国铁长子”,大秦铁路以2023年度每股0.38元(含税)的现金分红方案,合计69.29亿元真金白银装进股东口袋。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于2024年10月24日实施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此举开创了行业先例。
“我们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55%,这不是口号而是军令状。”陆勇表示,这标志着公司《2023年至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从制度设计迈向实践纵深。随着分红政策的持续落地,大秦铁路正以实际行动诠释“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深刻内涵,为资本市场树立价值创造与价值分享相统一的新标杆。
数据显示,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达23.60亿元,全年累计分红金额达51.80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7.31%。截至2024年年末,股东权益1699.69亿元,同比增加175.61亿元。
在股东大会上,投资者对“大秦转债”可能引发的业绩摊薄效应表现出高度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大秦转债募投项目”于2020年5月发行32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2月摘牌,累计转股52.80亿股,股本扩大了摊薄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本年度股东权益得以增加主要得益于“大秦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累计共有人民币243.30亿元“大秦转债”已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数量为39.40亿股,公司总股本为188.07亿股。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