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文婧 见习记者王楠
4月29日,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风动力”)披露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募集资金25亿元,计划将用于年产300万台套摩托车、电动车及核心部件研产配套新建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具体来看,年产300万台套摩托车、电动车及核心部件研产配套新建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为35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7.8亿元。该项目主要围绕电动两轮车和摩托车整车制造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配套生产,旨在打造高标准智能化工厂。新增产能将主要服务于电动两轮车市场,同时兼顾中大排量摩托车的扩产需求。
产能扩建的背后,是春风动力在全球市场上日益扩大的业务规模。当前,公司现有产能已趋于饱和,通过构建多地协同的基地体系,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供应链韧性与产业竞争力,为两轮车业务的全球化战略实施与高端化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公司在全球动力装备市场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风动力本次产能扩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不仅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规模效应和产品竞争力,还能增强在全球市场的定价能力。同时,新建项目将完善公司对核心零部件的掌控,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自主性,降低外部依赖,减轻经营风险。但需注意,产能扩张需关注释放节奏与市场拓展匹配,防范投资回报不及预期的风险。”
除产能扩建外,春风动力还计划投资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5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计划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销售与服务网络,包括中心店、空间店、旗舰店等。通过优化极核电动车网点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品牌推广,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提高网点覆盖率,为电动车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举措也与春风动力持续推进的全球化战略高度契合。公司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建立了完善的渠道体系,本次营销网络升级,将有助于加深与终端用户的联系,提升海外市场渗透率,推动品牌国际化进程。
在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方面,春风动力拟投入募集资金1.2亿元进行全面升级。依托多年积累的企业资源规划(SA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公司本次将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破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高效协同。
此外,春风动力计划使用1.5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以此来增强资金灵活性,应对业务扩张带来的营运压力,支持产能建设与海外市场拓展,提升整体经营韧性。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电动两轮车和摩托车市场正经历政策驱动、技术革新和消费升级的深度变革。春风动力在燃油车时代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具备全球化的渠道网络和覆盖各价位的品牌矩阵,在新一轮竞争中具备先发优势。若能在电池热管理、快充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公司有望在电动化浪潮中跻身第一梯队,同时也需应对来自传统巨头和科技新势力的双重挑战。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