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桂小笋
作为天然、环保、高附加值的消费品,丝绸服装行业一直在消费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需求。
4月8日,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欣丝绸”)的业绩说明会中,公司管理层交出了“设计型外贸”的答卷。
我国是全球茧丝绸原料的主产地,依托原料优势,我国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保持价格主导权,行业整体从成熟期向创新驱动转型,产业链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尽管中小企业仍为行业主体,但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资源整合,推动行业集中度小幅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初现。不过,嘉欣丝绸在2024年年报中也提及,去年,服装行业面临消费需求不足、内卷式竞争加剧等困难和挑战。从量价关系来看,服装出口量升价跌。
面对这些困境,嘉欣丝绸将破局的着力点放在了“设计型外贸”上。
嘉欣丝绸总经理徐鸿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付出比过往更多努力。公司加强出访、参展等市场开拓手段,深入客户的产品研发,主动打造“设计型外贸”,提高产品价值,努力走出内卷圈。
“‘设计型外贸’强调增加ODM(即:原始设计制造商)的比重,运用公司设计团队对客户市场的理解,选样、开发适合各市场的面料、服装款式,扩大市场份额。这几年设计带来的订单大幅度增长,客户对公司的好感度在提升、黏合度在增强。”徐鸿解释。
嘉欣丝绸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61亿元,同比增长6.29%,实现利润总额2.1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25.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18.74%。业绩变化主要系国内外消费市场需求不旺,公司结合市场变化及客户诉求,适当调整产品价格,保持了客户的稳定及业务规模的增长;同时,公司加大市场开拓、研发设计和海外供应链布局的力度,相关费用有所增加,且财务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致使本年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进出口贸易方面,市场开拓与客户维护成效显著,“设计型外贸”模式逐渐成熟。
而从行业的公开信息来看,提质发展走出内卷也是共识。
今年1月8日,中国服装协会发起中国羽绒服装行业自律与市场健康发展倡议书,倡议广大会员企业不断强化企业自律、提升质量意识、避免内卷式竞争,为消费者和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提升服装产品的功能性、舒适性、时尚性,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倡导企业间合作共赢,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嘉欣丝绸董秘郑晓也表示,公司通过提高设计研发能力,将时尚的设计理念融入产品中,增加了客户黏度,扩大了市场份额,公司的内外贸业务受益明显。
对于出口业务,徐鸿解释,量升价跌跟公司客户群体调整、大客户开发有关。这几年重点开发快时尚型国际客户,款式可能更为简单,因而量增价降。实际的情况是,公司外贸规模能够做到更大,综合效益可以体现得更好。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