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康沣生物冲刺港交所 核心产品尚未商业化

2022-01-14 10:01  来源:证券日报网 许洁 张安

    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张安

    1月12日,康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沣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花旗、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公开资料显示,康沣生物是一家微创介入冷冻治疗领域的医疗器械公司。截至目前,公司在国内外共有104项待审批的专利申请,并已有6款手术耗材产品实现商业化上市。

    但从财务数据来看,其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且亏损还在扩大。截至2021年10月31日,亏损9296万元,较2020年增长50.8%。

    核心产品未上市

    资料显示,冷冻消融治疗是一种通过极低温冻结使致病组织细胞脱水、破裂,从而导致致病细胞死亡的技术。而且,冷冻消融后留在原位的死亡细胞组织可作为抗原,促进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行业人士指出,冷冻消融技术相比传统技术而言,存在消融位置精确,操作便捷,手术时间短,术后易恢复等优点。而且冷冻后的癌细胞对化疗或放疗更敏感,可增强放疗或化疗的作用,临床优势显著。

    凭借液氮冷冻消融技术,康沣生物的产品组合主要用于血管介入疗法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领域。涉及治疗病症包括房颤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泌尿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例如膀胱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气道狭窄、胃癌及食道癌)等。

    而目前,康沣生物在房颤、高血压、膀胱早癌领域的冷冻消融产品已获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此外,膀胱冷冻消融系统和内镜吻合夹作为公司核心产品,均在临床试验中证明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指出,康沣生物的膀胱冷冻消融系统是国内唯一完成关键临床试验的用于治疗膀胱癌的介入冷冻治疗器械,并预计成为全球首款基于关键临床试验结果获批商业化的有关产品;而内镜吻合夹预计将成为中国首款获批商业化的国产新型吻合夹,因为其较传统止血夹而言翼展更宽,并能以更强夹紧力合并更多组织而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招股书显示,对于上述产品,康沣生物预计将在2022年三季度寻求获批。

    虽然核心产品尚未盈利,但康沣生物已有6款手术耗材进入商业化阶段,只不过,目前带来的营收非常有限。招股书仅披露了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相关财务数据,公司收入分别为人民币900万元、1470万元。而在研发方面,上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4230.7万元、7464.6万元。

    医疗行业从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目前无论是医院还是患者对冷冻消融的技术已经有一定的接受度,所以只要产品质量过关,市场推广并不会是特别大的问题。

    而且,目前康沣生物已与51家分销商建立合作,为其产品销售建立分销网络。

    垂直技术领域竞争有限

    市场情况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介入冷冻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9800万元增加至3.9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3%。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12.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冷冻消融技术垂直赛道上的竞争选手并不多。招股书显示,康沣生物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西门子、波士顿科学等国际医疗巨头,以及国内的海杰亚、导向医疗等公司。

    某行业从业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冷冻消融技术赛道来看,康沣生物的竞争压力并不大,而且其产品线布局完善,研发进度也处于优势阶段。但应注意的是,其产品对标的疾病领域包括房颤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泌尿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均是医疗行业的大赛道,业内相关企业众多。

    对于康沣生物来讲,主要竞争维度是在其所对标的疾病领域,以及背后的众多医疗巨头。

    从创立至今,公司先后获得了元生创投、比邻星创投、高瓴创投、FutureXCapital天际资本、银河源汇、通商基金等知名机构投资。

    对于投资康沣生物,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高瓴创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负责人易诺青曾公开表示,康沣生物多个需求巨大的病种。公司研发管线丰富,包括多个China-first-in-class和Global-first-in-class的创新产品。

    对于未来发展规划,康沣生物表示,预计将募资份额的30%用于膀胱冷冻消融系统及内镜吻合夹,30%平均分配到研发能力提升、收购合作以及一般商业用途,40%分配到心脏冷冻消融系统和目前产品管线的其余14款在研产品的研发活动、注册备案、计划商业推广及制造。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