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不舍丢弃的技术积累,一群正值热血的青年工程师,一个国内安防市场刚刚兴起的契机,奠定了微创光电(430198)初建萌芽的背景。
二十载演进,这家并没有多少启动资金的实体公司,从视频监控光端机研发生产起步,逐渐拓展成为道路智能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监控信息化领域的领先企业,也拿下北交所“准入券”,迎来全新发展契机。
作为创始工程师之一,微创光电董事长陈军近日接受证券时报北交所“企”明星巡礼报道团采访,解惑公司应收账款较高、股权分散等市场关注话题,畅谈瞄准细分赛道,运用差异化优势谋发展的路径。
一群工程师的下海创业故事
“搞研发的,技术情结都比较重。当时就一个念头,我们近十年的技术积累,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千禧年伊始,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一轮业务调整下,陈军和其同事钻研多年的光纤有线电视技术方向难以为继。在留身研究院追逐新领域,还是延续已开发多年的技术之间,连同其在内的九名工程师一道选择了后者,脱离体制内工作,投身“下海”。
2001年,九名工程师合伙创立了微创光电,企业最初设定的产品方向,即是视频监控传输领域。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创业环境优渥,有风投之类的资金支持。我们一群离职人员,手中除了一点技术底子,并没有什么筹码,因此选择创业方向也比较受局限。”陈军回忆,2000年前后,国内安防还称不上是一个单独的行业,视频监控设备多在监狱等特殊场景使用,产品也多是进口而来。但当时,出于工程师对技术方向的把控预测,他们敏感觉察视频光传输等技术未来在安防领域存在广阔前景。“我们几个人一直在搞的光纤有线电视,本就是把高清晰的有线电视信号,通过光纤进行远距离传输,这跟监控在技术上有一定共通性,再加上进入这一行的资金门槛并不高,就感觉可以试试。”
就这样,从研制出国内第一台非压缩数字视频监控光端机起步,微创光电开启了进军监控领域的道路。
依托这一视频光传输产品,公司逐步扩展出了一个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变成能够完整提供视频监控系统软硬件及服务的供应商。从2016年起,微创光电进一步围绕行业业务需求,依托公司在视频、音频等流媒体方面的积累,进一步为客户提供量身打造的方案、设备和技术服务,成为了高速行业里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虽然是阴差阳错的关系,使得微创光电进入了安防市场,但后面随着对市场的更多接触,我们发现高速公路领域对于视频监控设备有着越来越广泛的需求,从2005年开始,公司就进入了公路交通这一细分行业,并伴随行业信息化趋势逐步明晰,助力用户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改善经营业绩。”陈军介绍。
成立20年来,微创光电先后取得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认定,也是湖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18年,中国公路学会及浙江、云南、江西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相关单位出具说明,国内以“智慧高速”为主题已建成覆盖全省的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系统的省份只有浙江、云南、江西三省,而以上三省均使用该公司的视频监控平台软件产品。
此外,微创光电还为吉林省提供“智慧高速”联网监控系统,并与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等,成为目前国内少数成功运营省级智慧高速视频监控信息化软件的提供商之一。
然而,截至2021年半年报,陈军作为实控人,对公司持股比例仅为7.87%。即使此前通过与卢余庆、王昀、童邡、李俊杰、朱小兵等五人签订的《一致行动人协议》及补充协议,合计控制股权也不过43.06%。独特的创业团队和背景,让市场对微创光电产生了控制权分散的质疑。
“其他的8位创业伙伴都是我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同事,虽然近年其中有两三位因为身体或者家庭的原因,没有选择继续在公司担任职务,但大家都一直还是公司的股东,这也说明走过了二十年依然没有散。”在陈军看来,股权集中于一人,也有让公司变成“一言堂”的弊端。当前公司延续二十年的决策机制必然有一定合理性,更有利于集纳各方意见,共同促进企业发展。
与海康威视的差异化赛道
微创光电初创的2001年,也恰逢国内安防行业龙头海康威视成立伊始。
如今,海康威视已坐拥全球视频监控行业头把交椅,产品涵盖视频监控系统的所有主要设备,包括前端采集设备、后端存储及集中控制、显示、管理及储存设备。
据微创光电披露,海康威视是公司第一大供应商,采购商品主要涉及编码器、解码器、转码器等模组件均为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2017年-2019年,微创光电向海康威视全资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科技有限公司的采购金额分别为1330.06万元、1734.44万元、1382.05万元,分别占公司采购金额的比例为22.41%、28.82%、19.74%。
微创光电在公告中还特别提及,随着智能交通行业市场的不断增长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不排除海康威视未来在高速公路市场形成与公司的直接竞争。如果海康威视直接进入公司所在的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细分领域,将加剧行业竞争,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这也让市场上生出微创光电是否有实力与海康威视“抢市场”的质疑之声。
“科技型企业,肯定是靠技术吃饭。目前市场上的技术创新,大多属于应用层面的各种创新。公司成立多年,能够立足于市场,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技术特色。”陈军认为,国内视频监控市场涉及范围巨大,任何公司不可能每一个场景都深入涉足。不同场景下,技术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微创光电创立之初就是基于行业之间技术差的优势而发展起来,当前公司瞄准的也是和海康威视不同的差异化赛道。
他表示,目前微创光电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场景主要着重在高速公路,而这一场景并不是海康威视主要资源着力投入发展的细分市场。在这一场景下,生产研发需要考虑设备能适应公路上风吹雨淋雷击、隧道中潮湿震动油烟沉积等恶劣的使用环境,也要研究如何方便设备的维护保养并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强化等。总而言之,就是要立足行业的特性,打造相适应的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产品。
“虽然目前和微创光电业务有相关性的公司不在少数,但完全重合的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细分行业甚至场景,只要做到足够深入,就一定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存在。”陈军直言,对于用户而言,选择供应商的标准不一定是企业越大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越好。微创光电的资源组织、研发和服务体系架构,都是按照目标行业用户的特征进行匹配的,按照行业的特征需求去运作,慢慢就会形成比较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细分行业“小巨人”的增长空间
基于独特技术优势,2021年上半年,微创光电获得了“2021年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而近20年来,公司已取得专利4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41项。项目遍及全国各地,在多个省份的高速公路视频监控市场中占有头部份额。
财报显示,2017年-2020年,微创光电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063.8万元、15256.32万元、16660.55万元和19636.67万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535.22万元、4259.43万元、4965.46万元和6011.22万元,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较为稳定。不过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了45.7%的明显下滑。
这是否说明公司业绩增长遇到了瓶颈?
陈军对记者解释,基于行业“大屁股”的业绩表现特征,四季度甚至是年末最后一个月,往往是企业合同密集签立的时间窗口。上半年本就是行业“淡季”,业绩在全年权重占比不大。此外,经历2020年上半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后,进入4月份国内复工复产提速,基建项目也密集上马,助力当年微创光电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半年度营收净利都有不错表现。相形之下,今年上半年下游需求回归正常水平,企业业绩同比也就有所回落。
交流中,陈军对目前微创光电所坚持细分赛道未来的成长空间信心满满。
他提出,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资重视程度增加,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呈平稳增长态势,交通运输部2021年5月发布的《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1万公里,较2019年增加1.14万公里,同比增幅7.6%。2020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年完成公路固定资产投资24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完成高速公路投资13479亿元,同比增长17.2%。按照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规划,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随着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公路建设技术以及工艺的不断革新与改进,可以预期,未来我国公路建设行业将保持平稳发展。微创光电作为主要为高速公路行业提供以视频为核心的监控信息化产品及服务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所处交通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市场也将保持持续增长。
“除了新增新建的高速公路项目,原有存量道路改造项目未来也有持续增长的空间。实际上前几年起,公司的存量改造项目比重就已超过新建项目了。”陈军称,高速公路所用的机电信息化设备,平均五六年就需要有一次更新换代,一方面是因为露天环境下设备更易老化,另一方面就是由于相应技术的迭代变化。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车流量比较大的高速公路都投入了改扩建项目。这些改扩建其实投入和新增高速公路是一样的,但并不列在新增计划范畴。
他介绍,目前微创光电正着力开发的智慧高速业务,就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效地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形成大范围、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汇集信息,为交通运输管理提供管控支撑,保障交通安全、发挥基础设施效能、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的新兴行业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出行效率受到影响,道路交通问题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智慧交通系统概念的提出对于减轻道路通行压力和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
根据ResearchandMarket发布的数据显示,智慧交通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智慧交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92.1亿美元;根据CCID(赛迪顾问)数据测算,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超过840亿元。
期待新机遇
根据目前北交所总体平移精选层的基础制度,作为首批登陆新三板精选层企业之一,微创光电也拿到了进军北交所的“准入券”。在进一步收获资本市场关注的同时,公司也因应收账款较大、现金流状况不佳等财务因素,受到一众非议。
根据微创光电此前公告数据,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0856.7万元、15315.72万元和19195.5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2.07%、100.39%和115.22%。
应收账款较大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微创光电现金流紧张。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5063.8万元增长至16660.55万元,业务持续扩张形成的资金占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营性现金流状况不佳的情况。2017年至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187.55万元、150.33万元及-336.63万元。
“高速公路业务的一大特点就是建设周期较长,一般一条公路从开工到最后建成至少需要两年。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其实是行业特征所决定的,也是企业客观的外部环境。”面对记者对公司应收账款较大原因的提问,陈军称,项目周期长导致行业分期收款和质保金情况较为普遍,同时业务主要集中于下半年,也导致年末应收账款较大。不过,行业多年能够持续这种付款模式,是基于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都是专款专用,监管严格,虽然账期较长,但坏账率很低,所以行业企业基于还不错的毛利水平,也愿意承担一定的资金成本。
在陈军看来,登陆北交所或有望助力微创光电改善流动性,进一步拓展市场。
“从非上市公司转变为上市公司后,企业财务规范性必然进一步提升,同时上市公司相对政策环境也会得到优化,企业再融资渠道也将显著拓宽。”陈军表示,北交所为更多成长中的科技类企业提供了发展土壤。在视频监控行业技术持续智能化的变革需求下,公司也将更有实力和动力加强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
11:01 | 宏创控股拟635亿元收购宏拓实业 打... |
10:58 | “爱股票APP”等账号,关闭! |
10:39 | 毕马威中国长三角高端装备新质领袖... |
10:39 | 东风汽车与华为战略牵手 共建智能... |
09:37 | 第十二届富国论坛顺利举办 激辩资... |
09:05 | 中金所:丰富产品业务体系 推动中... |
09:05 | 全国首家金融业联合人民调解组织在... |
09:04 | 飞龙股份:液冷服务器项目已批量供... |
23:32 | 直击年度股东大会:穿越发展周期 ... |
23:32 | 端午文旅新图鉴:民俗游点燃消费热... |
23:32 | 多地市内免税店接连落地 入境消费... |
23:32 | “小接口”大生态 国产手机巨头联...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