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红
在近日与美贝尔医美连锁集团签署意向性收购协议之后,麦迪科技(603990)加快了辅助生殖和医美赛道的战略落地。
5月12日,《证券日报》记者从麦迪科技官网获悉,公司宣布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亿元人民币,在苏州市注册设立全资子公司——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暂定名,以下简称“麦迪医疗”),麦迪医疗作为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及管理平台,主要业务将涵盖辅助生殖、医疗美容等医疗服务项目的投资及管理。
麦迪科技表示,麦迪医疗的成立符合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趋势及公司发展战略,使得公司不同领域的业务管理更为专注,在各自的发展、管理、风控上更加高效和灵活。麦迪医疗将深入医疗服务领域,探索消费医疗新模式,为公司未来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造消费医疗服务新模式
成立于2009年的麦迪科技,于2016年在A股上市。公司原本以提供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CIS)系列应用软件和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公司成功收购玛丽医院,开始进入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域;2020年,公司相继筹划收购北京国卫生殖健康专科医院有限公司、天元妇产医院、吉林立创、海口博大等,进一步加码布局辅助生殖领域。
近日,麦迪科技又将目光转向了医美领域。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美贝尔集团持有的苏州美贝尔集团持有的苏州美贝尔美容医院与常熟瑞丽美贝尔医院各不少于80%的股权,标的公司100%股权初步整体估值合计为2.9亿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美贝尔集团深耕医美行业十余载,截至2020年,集团于苏州、常州、扬州等共设立7家医美医院。目前,美贝尔集团拥有约2.5万平方米医疗美容空间,为医美消费者提供手术类、微整形、皮肤保养类等多种医疗美容服务。其中,苏州美贝尔深耕苏州市场多年,在整形技术上不断创新,已连续两年获评新氧全国十大美胸医院。
根据协议,美贝尔集团承诺,标的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7亿元,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2200万元,2022年、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不低于15%。公告显示,苏州美贝尔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1亿元、705.28万元,常熟美贝尔2020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141.45万元、19.73万元。
“公司从2019年开始进入辅助生殖领域,目前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现状已经有了深度了解。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进入医美行业是基于对女性医疗健康服务的一个延伸,充分发挥客户群的累加效应,打造围绕女性医疗健康服务的一个组合经营模式。”麦迪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收购医美是公司继辅助生殖医疗后,拓宽医疗服务行业的新举措,打造‘辅助生殖+医疗美容’的消费医疗服务新模式,完善产业链布局。本次交易是适应市场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公司业务升级,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上述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交易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资金方面不会产生压力,且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金融机构的融资也较为便捷。”
“麦迪科技2020年营收、净利同比下滑7%、24%,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体经营状况表现不佳。本次交易标的,有利于推动公司业务升级,发挥协同效应;但能否迅速达到业绩提升的目的,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辅助生殖+医美”前景向好
2021年4月14日,央行官方微信发布工作论文,指出我国面临的人口严峻形势,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或受该消息催化作用,辅助生殖板块在资本市场大受追捧。而在此市场热潮之际,辅助生殖第一股麦迪科技交出了2021年第一份答卷。
据麦迪科技披露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辅助生殖领域的持续布局已渐显成效。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09.32万元,同比增长1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1.51万元,实现上市以来一季度首盈。
谈及辅助生殖和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前景,国海证券分析师宝幼琛认为,“辅助生殖是蓝海市场。需求端来看,全国不孕不育率12%-15%,患者人数超过5000万,其中20%需要人工辅助生殖干预,预计我国存量潜在受众约1000万人,目前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渗透率仅为7%,远低于美国的30%,辅助生殖长期市场空间在千亿元规模以上。供给端来看,截至2018年末全国辅助生殖牌照498个,其中绝大部分为公立医院,测算牌照数量基本达到上限,未来重点是挖掘现有医疗机构服务潜力。”
医疗美容方面,有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道:“‘颜值经济’推动医美市场高景气,全球医美市场规模在近五年稳定增长,年复合率为8.9%,而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在同一时期保持了20%以上的高增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增速为22.22%,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15亿元。
“目前,医疗美容行业下游较为分散,仍有较强的集中度提升空间。随着行业发展逐渐规范以及监管成熟,优质的医疗美容机构将得以快速成长。”上述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道。
安徽创领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孙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医疗美容行业会在一些人群中成为永久性的刚需,但是当大众热潮褪去以后,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医美是奢侈品而非刚需品。医美的发展曲线会在某一个增长点达到瓶颈,届时普通玩家退赛出局,重量级玩家掌控全场,供需达到平衡状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医美行业整体向好,但行业内部存在结构性问题,消费者对于美追求的方式多种多样,细分上要看主导美容市场的潮流方向,而潮流很难预测。”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