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华润微首席运营官李虹:把握国产化机遇 实现优质客户突破

2021-02-26 06: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日,华润微首席运营官李虹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面临国产化机遇之时,作为国内半导体IDM龙头企业,公司将充分运用商业模式优势把握机遇,实现优质客户突破,提升国产化程度。

    华润微是中国最大的IDM模式半导体企业之一,具备领先的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一体化运营能力,亦是中国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厂商。

    产能满载交期延长

    从目前情况看,全球成熟工艺晶圆产能紧缺状况未有松动。“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多维需求齐发力,半导体行业迎来高景气周期。受益于5G、IoT、新能源汽车、‘宅经济’等因素拉动,各大晶圆厂和封装厂商产能满载,交期延长,且价格有所上涨。”李虹说。

    对需求端而言,李虹进一步指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进口替代加速。同时,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增加了对电子整机产品的需求。加之国内新基建的启动,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对芯片的需求增加。供给端方面,目前8英寸线产能有限,短期难以快速新增产能。且海外厂商的产能短期无法快速恢复到满产状态。随着5G渗透率提升、数据中心需求增加、IOT与AI等新兴需求向好,全球半导体产业将持续增长。功率半导体作为集成电路的重要细分领域亦同步受益。我们对全年行业景气度持乐观态度。

    过去一年,华润微订单饱满,整体产能利用率高,业绩表现良好。根据业绩快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9.77亿元,同比增长21.49%;归母净利润为9.60亿元,同比增长139.66%。

    调整产线资源

    华润微的产能除了要满足自身需求,同时还要服务于外部客户。

    李虹表示,“本着公司战略方向和长期利益进行产线资源调配,我们会保障核心客户和战略合作伙伴的产能供应。”

    华润微积极扩产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无锡8英寸产线的募投技改项目已经开始建设,预计今年会释放一部分产能;重庆8英寸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将在今年新增一部分产能;12英寸产线正在建设,预计在2022年可以贡献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产能持续紧缺,有的芯片设计企业考虑自建产线。“部分功率器件设计企业可能会考虑建设封测产线,更好地保障供应,提升性能。但晶圆产线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后期运营需要成熟的工艺积淀和产量保障。设计公司通常难以承担建设晶圆线的成本和风险。”李虹坦言,晶圆制造对技术和精益运营管理的要求都很高。

    加码汽车电子领域

    去年12月以来,芯片短缺问题持续搅动汽车市场。危机之下,孕育新机。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缺货风波”使得汽车客户对国产供应链需求意愿增强。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加快发展迎来契机,相关芯片企业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加快步伐导入客户,进口替代正在提速。

    华润微也在谋篇布局。李虹表示,公司在深耕传统消费类、工控类功率半导体产业基础上,积极布局汽车领域,汽车电子是公司未来的重点发力方向。目前,公司在汽车电子方面的应用主要是车载逆变器、车灯照明与驱动、车载充电、车载音响等应用。

    华润微从外延和内部研发两个方面努力切入汽车电子领域。一方面,通过收购杰群电子70%的股权切入汽车级电子封装,其他与汽车电子相关的标的也是公司重点关注的目标。另一方面,公司着重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目前已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并将积极引进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随着该领域市场打开及公司研发推广的顺利进行,公司有望在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李虹介绍,在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下,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将带来功率半导体可观的价值增量。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