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紫光国微再发力智能安全芯片 子公司拟与关联方共同拓展芯片设计业务

2019-12-19 18:38  来源:证券日报网 张晓玉

    本报见习记者 张晓玉

    12月19日,紫光国微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芯微电子”)拟与紫光集团全资子公司西藏紫光新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新才”)共同投资设立北京紫光安芯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和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

    “同时,为加强公司与核心员工凝聚力,实现员工与公司共担风险、共同成长的目的,公司员工投资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拟参与上述两家公司的出资。”紫光国微在公告中指出。

    紫光国微表示,此次成立公司的初衷主要是鉴于同芯微电子在安全芯片领域的多年积累和在以无线充电为核心的电源管理类芯片方面的技术储备,为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完善公司产业布局。

    拓展芯片设计业务和市场领域

    此前,紫光国微收购Linxens,垂直整合加速开拓国内外市场,同芯微电子也因此已经成立了海外事业部。Linxens的主营业务为设计与生产封测用条带、RFID嵌体及天线和超轻薄柔性LED灯带,是全球销售规模最大的智能安全芯片组件生产厂商之一。如今,紫光国微又打算继续拓展智能芯片,深耕主营业务。

    公告显示,北京紫光安芯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拟开展智能锁模组及智能锁产品业务,由同芯微电子与紫光新才及员工投资设立的三家有限合伙企业:北京联晶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铭居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芯加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500万元,同芯微电子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575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35%。公司成立后,为同芯微电子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北京紫光芯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则拟开展电源管理芯片及相关模组产品业务,由同芯微电子与紫光新才及员工投资设立的三家有限合伙企业:北京芯卓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芯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芯晖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500万元,同芯微电子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575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35%。公司成立后,为同芯微电子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此外,紫光新才为紫光国微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紫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为公司的关联法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紫光国微表示,本次投资是基于智能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电源管理类芯片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可进一步拓展公司芯片设计业务和市场领域,完善公司产业布局,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智能安全芯片市场潜力巨大

    紫光国微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晶源电子,是国内压电晶体元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2012年,同方股份通过反向收购唐山晶源裕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公司开始涉足集成电路设计领域。

    2016年4月,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同方国芯36.39%股份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16年6月公司正式更名为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为了更进一步反映公司所处行业,明确核心业务定位,紫光国微将全称由“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近几年,紫光国微通过一系列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公司的核心业务已经从晶体元器件全面转向芯片设计业务。目前紫光国微芯片业务涉及五大领域,分别为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存储器芯片、FPGA和半导体功率器件,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涉猎领域最多的芯片设计龙头公司。目前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和存储芯片已经成为紫光国微营收主要来源。

    紫光国微五大领域分别由五家子公司来承担,其中智能安全芯片业务主要由同芯微电子承担。

    同芯微电子成立于2001年底,原为同方股份旗下IC设计公司,依托清华大学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大量人才输送,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智能安全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同芯微电子业务板块主要包括智能卡芯片和智能终端芯片两大业务条线,产品主要包括:SIM卡芯片、第二代身份证芯片、金融IC卡芯片、交通卡芯片以及三代社保卡芯片、金融终端安全芯片(SE模块)以及安全MCU等。

    2012-2018年,紫光国微营收快速增长,2012年实现营收5.85亿元,2018年实现营收24.58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8%,其中,紫光国微核心业务智能安全芯片实现了快速增长。

    东兴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根据研究机构MarketandMarket最新的研究预测,全球智能安全芯片卡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142.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15.7亿美元,预测年化增速为8.7%。根据Frost&Sullivan公司统计,中国智能安全芯片卡市场2018年实现销售208.3亿元,2014-2018年复合增速达到11.8%。

    一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芯片占整个智能卡30%左右的成本,从以上数据来看,目前同芯微收入仅十亿元,未来空间巨大。

(编辑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