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哪吒》大闹暑期档 上市公司却很冷静

2019-07-31 15:12  来源:数据宝 范璐媛

    《哪咤》大闹暑期档,票房已突破10亿元,持续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然而,《哪吒》背后的光线传媒却未能如愿引爆资本市场。

    光线传媒午间公告称,截至2019年7月29日,《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中国大陆地区上映4天,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2.03至2.43亿元。午盘过后,光线传媒股价涨幅一度扩大至5.9个百分点,最终收涨于3.1%。

    根据猫眼票房的最新预测,《哪吒》的最终票房可能高达34.31亿元,按今日公告中票房对营收贡献的相同比例测算,光线传媒预计可获得8.5亿元左右的营业收入。不过,与一路高歌猛进的票房相比,光线传媒的股价表现略显乏味了。

    上半年票房下滑,影视股业绩疲软

    《哪吒》还未上映光线传媒便已展露出了爆款相。7月22日,光线传媒股价放量上涨4.24%,时隔三个月后重新站上半年线。随后几个交易日虽然公司股价放量上涨,但单日涨幅始终未能突破5%,昨日股价更是在高开8个点的情况下一路震荡走弱。相比于过去两年的几大爆款电影对背后上市公司股价的短期大幅拉升,投资者对于大闹暑期档的《哪咤》表现得冷静许多。

    不止《哪吒》,从年初的《流浪地球》开始,爆款电影引爆资本市场的套路就已失灵。其背后的原因与行业去年频繁暴露商誉风险、今年上半年行业景气度下滑、影视公司业绩预期悲观有关。

    今年上半年全国票房收入287.4亿元,同比下降4.1%,是我国近五年来票房收入首次下滑,观影人数更是同比减少了10.3%。

    行业景气度降低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影视公司的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证券时报·数据统计,截至最新,已发布了中报业绩预告的12只影视股中10股业绩预悲,去年年报因商誉等因素引发的业绩暴雷的阴影仍未消除。

    以A股影视行业市值超百亿元的四巨头为例,万达电影上半年业绩预期腰斩,光线传媒业绩预计下降90%以上,而华谊兄弟和华策影视均出现了业绩亏损。与去年同期相比,爆款影视数量和收入的减少是导致几大影视公司业绩下滑的最重要原因。4股中,除光线传媒本月股价有所回升外,其余股票当前股价均处于历史低位。

    爆款不等于高业绩,影视股炒爆款情绪渐弱

    提起近年来的影视股爆款,北京文化是个绕不开的案例。从2017年暑期档开始,北京文化先后押中了《战狼2》、《我不是药神》和《流浪地球》。《战狼2》和《我不是药神》的火爆迅速传导至股市,股价在短短数周内最大涨幅分别高达73.6%和90.4%。但股价的疯狂并未能持续太久,在股价触顶后便一路下滑,最快仅用了一个月便被打回原型。

    与前两部电影带来的股价短期疯涨相比,今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仅收获了一个涨停板,并未掀起更大的股海浪花。在经历了大涨大跌的洗礼后,投资者面对影视爆款显得更加冷静了。

    从财报数据来看,爆款并不意味着业绩的增长。2018年北京文化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仅增长4.99%,再往前一年,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了40%。去年创造了爆款《唐人街探案2》的万达电影年末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4%。坐拥《芳华》和《前任3》,华谊兄弟去年的净利润出现首亏。可见,对于大中型影视公司而言,单部爆款影片对公司业绩的实际影响非常有限。

    从A股四大影视公司近几年的财报数据来看,与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营收相比,公司近三年营业成本的复合增速均超过了15%,公司营业成本攀升的压力不断提高。营业成本的不断提升主要来自于经纪业务、视频直播等多元经营业务的扩大。

    在经历了影视爆款带来股价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后,投资者已逐渐意识到爆款对公司基本面的影响有限而减少了盲目追涨式投资,爆款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也相对弱化。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