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迪安诊断直面市场质疑 定增计划稳步推进

2018-10-09 23:51  来源:证券日报 赵耘旎

    ■本报记者 赵耘旎

    近日,迪安诊断陷入到一场风波之中。一方面,迪安诊断自2011年7月上市以来,经营业绩快速增长,连续6年保持4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另一方面,有媒体发布报道,直指公司财务、经营、商业模式“存疑”。

    针对相关媒体所报道的迪安诊断“定增规模缩水”、“资金链紧绷”、“偿债压力巨大”、“商业模式不够优秀”等问题,日前,《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迪安诊断证券事务部人士。

    定增规模

    为何大幅缩水

    2018年8月27日,迪安诊断收到了证监会《关于核准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自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1亿股新股。

    事实上,迪安诊断此次定增项目启动于一年以前。2017年9月份,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募集资金23.74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股权、投建公司诊断业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及研发、冷链物流中心仓储设备技术改造等项目。其中,公司拟以9.98亿元收购杭州迪桂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广州迪会信64%股权。

    2018年4月份,迪安诊断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对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中的募集资金数量和用途进行调整,收购广州迪会信64%股权和补充流动资金不再作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后,公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0.75亿元。

    方案调整之后,募集资金的“大幅缩水”也引来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对此,迪安诊断证券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今年4月份,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监管审核要求和公司募投项目资金需求等因素相应调减了本次定增募集资金规模,其中,影响最大的广州迪会信股权收购项目将不以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方式实施,而是未来在满足监管要求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自筹资金在合理的资金成本下择机完成”。

    对于此次风波是否会影响公司此次定增项目的顺利推进,该人士对记者表示:“在7月份过会之后,公司就全面启动了发行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并陆续与定增投资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截至目前,公司与主承销商共同举办了4次较大规模的路演活动,平均每周接待3-4批小规模定增投资者的调研,已将公司战略、运营、管理、技术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地传递给资本市场。”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对于此次非公开发行的投资者选择,迪安诊断也显得尤为慎重,公司希望能够引入与公司在业务、品牌、产业资源等方面进行有效协同,认同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与公司共同分享长期的价值成长。

    资金链健康可控

    融资额度充裕

    除了定增项目之外,迪安诊断的财务、债务状况也引来质疑。相关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6月30日,迪安诊断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为5.35亿元,不仅不能覆盖有息负债总额,更是连短期有息负债也无法覆盖,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对于这种质疑,公司证券部内部人士表示,“相关论述不符合财务管理常识,对投资者造成了严重误导”。

    该人士向记者解释道:“企业经营中,资金管理的原则之一就是在保证合理的资金需求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货币资金冗余沉淀。公司不可能将资金留存银行账户只为等待偿还短期债务,不为经营获利服务。迪安诊断自IPO以后,并未从资本市场上圈过钱,2016年的定增是由大股东和员工认购,其余均采用财务杠杆方式,因此负债比率有所升高,但公司现阶段负债情况整体健康可控。”

    记者了解到,在偿债能力方面,迪安诊断目前仍有银行综合授信10多亿元尚未使用,中期票据4亿元可置换重新注册发行,超短融8亿元已注册尚未发行,可有效缓解资金压力;且在本次非公开发行10亿元募集资金到位后,能够有效扩充资本金,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满足长期资金需求。

    近年来,为有效应对行业政策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和趋势,迪安诊断加快战略布局,在国内优质渠道资源的整合、实验室网络加速布局、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上述人士认为,“迪安诊断在背负财务费用巨大包袱的前提下,业绩仍然保持稳健增长,足以证明自身所具有坚实的基础以及雄厚的运营管理实力。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的渠道网络与服务平台的搭建,未来随着新设网点逐步盈利、创新模式带来更高的业绩回报、特检领域的业务放量、应收账款回收力度的加强和融资结构的不断优化,公司的内部造血能力将持续增强,将有效改善公司现金流水平,进一步降低财务杠杆风险”。

    三大商业模式

    齐头并进

    迪安诊断主要面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向其提供医学诊断服务外包为核心的医学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从业务范围来看,迪安诊断目前涵盖诊断服务、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冷链物流、健康体检等业务板块。2018年上半年,迪安诊断实现营业收入29.55亿元,同比增长27.42%;其中,诊断产品和诊断服务分别实现营收18.21亿元和10.89亿元。

    2018年6月份,国家卫健委颁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医疗机构可以委托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或者有条件的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医疗消毒供应等服务。该《通知》的颁布实施进一步为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同时,伴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项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医保控费、分级诊疗、两票制、阳光采购、医联体等医疗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政策、新模式接连实施执行,医学诊断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行业洗牌正在加速。

    迪安诊断董事长陈海斌此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迪安诊断成立22年来,始终专注于医疗诊断领域的发展。从1.0版的渠道代理到2.0版的外包服务,再到3.0版的合作共建为客户提供一个诊断的整体解决方案;迪安诊断围绕健康诊断的产业链做大做强,积极进行上下游产业链的拓展和整合。”

    据了解,目前,依托于这三种模式的有效配合,迪安诊断继续深化“服务+产品一体化”战略实施,加强与地区龙头医院在区域检验中心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重视合作共建等创新业务模式的推进,提前布局未来行业政策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发展,进一步巩固自身“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