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量子高科董事长:将推动睿智化学做大做强

2018-06-14 06:04  来源:证券时报

    量子高科收购睿智化学90%的股权交易即将完成。年收入不到3亿元的企业收购年收入9亿元的国内第一阵营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公司,这样的收购是如何做到的?收购完成后,量子高科将成为怎样的公司?如何在医药研发服务产业上发力?

    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量子高科董事长曾宪经和睿智化学董事长惠欣。

    做大做强医药研发服务业

    益生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缺之人就会得病,而益生菌也是需要营养的。曾宪经说,2000年创立量子高科时,瞄准的就是大规模利用生物技术的酶工程生产益生菌的“粮食”,通过糖基转移酶把甘蔗产生的双糖转化为低聚果糖。在以荤菜为主的饮食结构里,人们每天吃十多克益生元就能很好地维护身体里的益生菌环境。

    曾宪经说,量子高科作为产业拓荒者,用了18年的时间,将益生元这个产业从零做到了二。如果人们像吃米饭、吃鸡蛋、吃青菜萝卜一样吃益生元,中国市场规模将有无限的空间。但要把这个产业做大,技术研发体系要加强,需要通过一大批搞生物医药研发的人才来把产业研究透。量子高科一直在全球寻找这样的合作机会。“一年多前,刚好有个朋友给我推荐了睿智化学,当我了解到睿智化学生物类研发服务比例占近60%,觉得这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重组合作对象。当然,那个时候有人会说他们体量那么大,他们的利润比你高,你能不能跟他合作成恐怕是个问号。但我很坦然,我觉得我必须表达我的真诚。这个恋爱谈了一年多。可以这么讲,如果双方没有同频共振后的高度认可,都不一定能走到一起。”

    去年,睿智化学的整个业务跟量子高科原有的业务合并起来计算将近12亿元,80%来自于睿智化学,约20%来自于量子高科原来微生态健康制剂的业务。曾宪经说,目前,量子高科要集上市公司的全部力量推动睿智化学做强做大,在推动睿智化学继续深挖国际市场的同时,马上布局国内市场,并以此来推动微生态营养和微生态医疗业务快速发展。睿智化学以欧美客户为主,微生态营养原来的业务是以国内的大客户为主,可以通过睿智化学的快速发展,带动益生元业务走向欧美、走向全球。

    说到未来3年的规划,曾宪经透露,量子高科将以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为核心驱动力,聚焦“医药研发服务、微生态营养、微生态医疗”三大主业,全面升级成为全球健康产业创新领跑者,为此构建了四个事业部。除了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和微生态营养事业部外,微生态医疗事业部就是将益生元领域里的微生态菌群基因技术和睿智化学生物医药的研发服务能力整合,把前沿性的技术产业化转化到微生态医疗行业里面去。目前,这个事业部还是孵化状态,是为未来做准备的。另外有一个企业发展事业部,是支持前面三个业务板块的。

    睿智化学成长性比较好

    据介绍,睿智化学是从2002年开始做CRO的,开始是化药领域,2007年睿智化学转入生物制剂领域。2011年,进入小分子的生产,2015年进入大分子生产。现在肿瘤免疫很热,而睿智化学3年前就完成了布局,建立了核心数据库、核心化合物库,积累了核心技术能力。睿智化学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波士顿、旧金山有很好的口碑,被称之为技术性很强的一个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生物类医药研发服务收入在睿智化学整个CRO业务中占60%以上,毛利也较化学药更高。其中80%以上的业务来自海外。

    惠欣说,CRO最短平快的业务是标准化业务,但是睿智化学做了很多个性化的项目。个性化项目虽然短期对睿智化学的业务没有很大的正面影响,但是结交了一大批五湖四海做创新的很优秀的人,使得睿智化学走在科研技术的前沿,这个非常重要。

    此外,惠欣称2002年的时候,大公司用中国CRO公司只是为了省钱,愿意教一点简单的东西,但从2007年开始就不愿意教了。新药研发日新月异,没人教你怎么办?去年以来,睿智化学跟安德森肿瘤医院、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麻省总医院等顶尖研究所的大牌科学家实验室合作。很多大药厂都是跟在这些大牌科学家后面的,睿智化学通过合作跟上最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己永远赶得上下一趟热闹的班船。

    惠欣表示,睿智化学目前重点在做两件事情,一是将过去培育的顶尖技术储备,通过扩大市场份额等把饼做大;二是为下一个风口做好准备,最近看到肿瘤免疫以外大量的资金投到了五官上面,如耳鸣、眼部疾病、帕金森等,睿智化学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

    据了解,睿智化学具备了CRO和CMO(合同加工外包)整体能力,CRO业务这几年做得不错,尤其生物业务发展很快,而CMO业务(包括CDMO——指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是睿智化学现在着力加快发展的一块业务,而且相信这块业务的贡献比例会越来越高。

    惠欣说,睿智化学的CMO分成两部分,生物药(大分子药)和化学药(小分子药)。化学药的CMO这块,睿智化学的策略是要抓住上市许可人的制度所带来的后端商业化生产的机会。这块业务已经在积极地开展,尤其是跟一些中型规模的初创企业的洽谈商业化生产。

    在小分子大分子联合的领域(也称中分子领域),睿智化学考虑进入一些高端的、特殊药物的生产平台。比如多肽药物。因为传统的中国GMP生产设施是不符合这类药的生产要求的,睿智化学希望能做到弯道超车,能够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看好未来三年发展

    当说到未来3年的成长性时,惠欣很有信心。他说,CRO的布局是越来越完善,生物业务方面已完成了人才、核心技术和设备的积累,一旦发力的话,发展的速度更快;化学业务也在升级,从过去以“卖人为主”到今天以技术方案来吸引客户,包括一揽子帮客户做新药服务。因此,CRO的业务发展是非常有保证的,而且会保持现在这种高速的发展,产品结构的优化会继续持续下去,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至于CMO业务,去年睿智化学整个收入接近10亿规模,但是CMO只占了20%。对睿智化学来讲,要想保持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CMO业务一定要发力。惠欣说,“做CMO业务关键是要抢后面的业务,但是这块业务没有人会让你轻易插队,你必须要从前期培育。以前是说到临床的时候插进去,现在要从一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介入。”

    最后,惠欣坦率地说,睿智化学也认识到一站式服务的重要性,以前由于CMO的产能不足丢了很多单子,做到临床就无法承接了。过去强调每笔CRO业务都要赚钱,但CMO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研发投入,如果每笔生意都要赚钱的话,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后面的大西瓜。目前,睿智化学转变了理念,重点培育一站式服务,这样就更容易跟新药研发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