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可燃冰概念股集体哑火 多公司否认涉及该业务仅纽威股份一家染指

2017-05-24 01:01  来源:证券日报 李春莲

    ■本报记者 李春莲

    随着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概念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也成为炒作对象,公司股价持续大涨。

    昨日,可燃冰概念股股价开始回调。石化油服、海默科技、潜能恒信、中海油服、宝德股份、博迈科六家公司股价集体跌停;石化机械下跌6.65%。

    有投资者昨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向宝德股份询问:“公司产品海洋钻采设备能用在海洋可燃冰开采平台上不?”

    对此,宝德股份回应称,目前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石油钻采方面,可燃冰方面没有涉及。

    此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否认涉及可燃冰业务。

    5月22日晚间,石化油服发布公告称,公司A股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股价异动。经公司自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正常,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调整,内部生产经营秩序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截至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尚未进行商业开发,公司亦没有开展相关业务。

    海默科技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幅累计偏离值达到22.18%,属于股票异常波动的情况。公司对有关事项进行了核查。截至目前,公司未参与可燃冰试采项目。目前可燃冰开采尚处于科研试采阶段,进入商业化开采还需要很长时间。公司将持续关注可燃冰开采领域的发展。本次可燃冰试采成功,对公司目前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5月20日,中海油服也已经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目前可燃冰尚未商业化,公司关于可燃冰目前没有可披露事项。

    据初步统计,全球可燃冰储量约为2100万亿立方米,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来看,可供全球使用1000年,远超目前的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储量。可燃冰在全球分布较为广泛,基本全球靠近海岸的海域均有分布,一些高原冻土带也有资源分布。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广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连续开采成功只是可燃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小步,距离真正的商业化开采很有很远的道路要走。可燃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地质安全、可靠运输、环境冲击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家公司纷纷否认与可燃冰“沾边”的同时,有一家上市公司站出来称,为可燃冰的钻井平台提供了3000多台阀门。

    昨日,纽威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近日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的“蓝鲸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是由中集来大众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全部设计、施工、建造和调试工作;公司作为中集来大众的战略供应商,“蓝鲸1号”平台上共计3000多台阀门,是由公司进行设计和制造,充分发挥了公司在海洋平台阀门领域的丰富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了平台的顺利交付和运行。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向中集方面了解到,公司确实与纽威股份有合作,“蓝鲸1号”大约采购了纽威股份3000多台阀门。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纽威股份的水下阀门业务开始发力。

    2016年12月份,纽威股份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海工文昌9-2/9-3/10-3气田群项目水下闸阀工矿产品买卖合同》,正式成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内水下阀门的供应商。这是其首次获得水下阀门的销售订单,同时也是国内水下阀门进口替代第一例。

    长城国瑞证券认为,未来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回暖,纽威股份的水下阀门业务有望成为公司增长的新引擎。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