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广发基金吴远怡:关注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机会

2021-11-05 09:41  来源:证券日报网 张志伟

    本报记者 张志伟

    10月31日,中金量化团队发布了研报《FOF发展再上台阶,市场扩容、产品创新并进》,对今年三季度FOF重仓基金前五名的产品进行了梳理,在偏股混合型基金这个类别下,广发科技创新位列第4,持仓规模较上季度增长1.69亿元,这也是这五只基金中唯一一只实现规模正增长的产品。

    一直以来,FOF以专业的基金遴选而著称,那些被FOF重仓持有的产品,通常被认为业绩优秀、风格明晰且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而广发科技创新能够获得多位FOF管理人的重仓,从侧面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肯定。

    广发科技创新基金经理吴远怡是一位从业近十年、过往曾研究A股、港股、美股的基金经理。他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券商研究所担任消费品研究员,并先后在香港惠理基金和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任职,参与管理几十亿乃至百亿元的投资组合。

微信图片_20211105102308.jpg

广发基金吴远怡

    复合式的投研背景,广阔的投资视野,对新技术和新消费的敏锐感知,让吴远怡在任职广发科技创新期间取得了良好的业绩。银河证券统计显示,截至10月29日,该产品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达到55.87%;而同期同类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涨7.50%,体现出基金经理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比较突出。

    近期,吴远怡在一次媒体交流中,分享了他对于未来市场的理解以及所看好的主要方向。

    关注新能源及“专特精新”制造业

    问: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预计后市乃至明年上半年,会有哪些核心因素影响A股波动和走向?

    吴远怡:疫情的反复给经济恢复和增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经济复苏从下游往上游逐步传导后,由于国内能源保供再加码,电、煤、油、气等能源品供应较为紧张,高耗能属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近期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保障终端用户电力供应的政策。预计四季度能源紧张、“拉闸限电”的现象可能迎来明显缓解。消费层面整体仍在恢复过程当中,地产端相关的消费表现出承压趋势。

    总体来看,当下宏观总需求边际走弱,上游原料价格走高,目前的经济运行尚不明朗。美联储逐步退出宽松政策,影响全球流动性预期,制造业上游资源价格扰动因素依然存在,影响下游需求放量。但从有利的方面来看,大国间关系缓和,贸易条件改善,新冠药物研发推进带来的疫情影响减退等,都将成为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市场表现的利好因素。

    问:今年以来市场轮动加快、行情分散,预计哪些行业会有超额收益?

    吴远怡:三季度以来,我们围绕高耗能侧产品价格上涨的思路进行了布局,产品价格确实出现了大幅上涨,但市场对于其持续性的担忧导致个股出现了一定的回撤。光伏板块方面,供给侧的矛盾仍然存在,目前处于短期成本高企和长期空间巨大的博弈阶段,随着硅料产能的投放,行业将经历从政策驱动到平价推广的变革阶段,预计需求将加速增长。

    往后看,当下个人比较看好新能源板块、汽车复苏及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可控、“专特精新”制造业、成本承压的制造业转机(钢铁、运价、芯片)等板块的后市表现。

    新能源革命带来历史性投资机遇

    问: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是A股市场最强的主线,您如何看待相关产业的投资机会?

    吴远怡: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正经历从传统能源体系向新能源变革的阶段,不管是技术成熟度、政策导向、成本比较优势都出现了明显的拐点信号,同时从全球竞争力来说,在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中国部分龙头企业存在比较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或将在此次变革中受益,从而获得更多的份额优势。

    我认为新能源革命带来的是历史性投资机会,个人看好新能源板块的长期表现,具体依据有四点:

    (1)产业趋势方面,国内相关公司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国内具有完备的供应链,产业发展阶段已经从政策式过渡到到平价式市场化运营阶段;

    (2)供给侧方面,受“双控”政策影响,国内高耗能行业扩产受到限制;

    (3)运营侧方面,行业整体进入平价后的新时代,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换既能提升社会效益也是现阶段重要的使命任务;

    (4)政策方面,随着风光大基地,绿电交易,阶梯电价,整县推进,光、风、车、储能、电网改造等政策的密集出台,对相关行业盈利前景及股票的市场表现或有催化作用。

    问:基于上述分析,您对后市布局的脉络是怎样的?

    吴远怡:我们关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国内高端制造业,经过过去三十年的发展,目前相关行业已经充分具备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成本优势,行业格局比较稳定,龙头企业地位稳固,企业护城河很难被颠覆。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此类行业供需格局好,需求扩张红利被现有企业所分享;二是碳中和和全球复苏成为国内高端制造业未来三年需求扩张的重要催化剂;三是政策倾斜导致风险偏好提升。

(编辑 张明富)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