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志伟
近期A股震荡加剧,沪指上周一(5月6日)甚至创下近三年最大单日跌幅,主要股指自4月22日调整以来(截至5月13日)普遍回调10%左右。与市场走势相反,大笔资金出现通过股票型ETF入市抄底。据Wind统计,全市场股票型ETF连续13个交易日获得净申购,场内份额增幅超过6%,沪深300、创业板、上证50等主流宽基ETF份额增长尤为明显。其中易方达沪深300ETF(代码:510310)仅上周5个交易日内份额累计增长11.36亿份,是全市场唯一一只单周份额增长超过10亿份的股票型ETF,在5个交易日内吸引资金约18亿元。
不少机构人士公开表示,外部冲击或对市场构成短期扰动,但不会逆转回暖的趋势。一方面,决定股市中长期走势的核心因素仍是企业的盈利指标,而A股各行业一季度利润增速已普遍改善,上市公司业绩拐点大概率已出现。另一方面,经过四月下旬以来的调整,当前市场估值水平已重新回到具有吸引力的区间。
沪深300指数汇集了A股最优质的蓝筹资源,是境内外投资者中长期配置A股核心资产的首选标的之一。从历史表现来看,过去10年沪深300指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化增速高达13.14%,持续高于GDP增长。从当前估值来看,据Wind统计,截至5月14日,沪深300指数PE(TTM)、PB分别为11.80倍、1.38倍,均处于历史低位。
(编辑 白宝玉 策划 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