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特别报道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景柱:给予插混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相同待遇

2020-05-21 16:07  来源:证券日报网 高林

    每年两会期间,新能源汽车都是行业的热门话题。

    “在我国‘三纵三横’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一样,都是重要的技术路线。”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表示,当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下简称“插混汽车”)在很多地方遭到“冷遇”,甚至被拒于新能源汽车政策之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用电不用油,不用电能节油”,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可节油约30%;在每天充电情况下可节油约80%。

    景柱在今年全国两会提出提案,消除对插混汽车的认知误区,建议取消对插混汽车的政策歧视,在双积分政策、路权、准购权、政府用车采购等方面,给予插混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的待遇。

    消除认识误区,插混汽车不应被“冷遇”

    “相比纯电动汽车,插混汽车同时拥有两种‘血统’,即分别由传统的燃油发动机与电机提供动力,可弥补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各自的劣势。”景柱表示,目前插混汽车在很多地方遭到“冷遇”,甚至被拒于新能源汽车政策之外。其背后的错误逻辑主要有三条:一是认为插混汽车自重大,不节油、不减排;二是认为插混汽车发动机排量大,大马拉小车,产生浪费;三是认为插混汽车不充电的情况下使用,实际油耗没有降低。

    景柱认为,事实上,目前主流的插混汽车既节能又减排,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纯电行驶里程达80km,日常在市内行驶以用电为主,相当于纯电动汽车。二是长途行驶时可自动识别驾驶员意图和路况,自动切换用油或用电的工作模式,或者以用油为主、用电助推爬坡,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高效率区。同时,通过制动能量回收和怠速发电等给电池充电,保证以最少用油又最多回收电能的模式行驶。

    实测证明:每天充电情况下可节油约80%

    为进一步验证插混汽车在真实场景下的油耗,景柱带领研发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市场上购买了奥迪A3e-tron和大众途观L-PHEV各1辆,分两种场景测试。

    “以上实验证明,相比传统燃油汽车,多数插混汽车,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可节油约30%;在每天充电情况下可节油约80%。”景柱表示,如果每天充电一次,基本可保证以纯电动模式在市内上下班使用;即使在不充电的情况下,一箱油按40升计算,也可跑800公里左右。

    插混汽车可解各种“焦虑”

    景柱分析,相对而言,纯电动汽车存在里程、充电和电池衰减三大焦虑,更适合短距离通勤。氢燃料电池汽车虽然是终极技术路线,但目前关键稀缺资源和基础设施存在瓶颈,短时间难以普及。而插混汽车,“能用电不用油,不用电能节油”,可灵活切换能源,动力强劲,没有纯电动汽车的各种“焦虑”。

    “预计到2030年,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可达45%~50%,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插混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CO₂排放量相当,是真正的节能减排。”景柱表示,若替换1000万辆插混汽车,全国每年可节约燃油约400-500万吨。

    他表示,插混汽车既可有效利用传统燃油汽车企业现有的产能、供应链和技术积累,又可利用万亿投资建立起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和基础设施,产业化条件已完全成熟。目前,主流自主品牌车企多数已掌握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

    建议:取消对插混汽车政策歧视

    景柱说,因为插混汽车结构较传统燃油车复杂,目前,单台成本高出传统燃油车4~6万元。为大力推广插混汽车,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需政策驱动,统筹发力。因此,他建议对技术指标符合《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要求的插混汽车,给予以下优惠政策:

    (一)取消对插混汽车的政策歧视,在双积分政策、路权、准购权、政府用车采购等方面,给予插混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的待遇;

    (二)保持免征购置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提供政策导向支持与执行保障,鼓励插混汽车用于共享出行和网约车;

    (四)打破地方保护,取消部分城市设置的地方新能源汽车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目录;

    (五)鼓励并促进大众消费,对发动机排量小于1.5L的插混汽车免征消费税。(高林)

(编辑 张明富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