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特别报道 > 正文

疫情期间 这样的“官方信息”是诈骗

2020-02-27 09:59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网络方便大众生活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疫情当前,人们被迫足不出户,网络成为大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不法分子却趁机利用“官方信息”套取个人账户信息实施诈骗。最近,生财君就从中国银行获取到了这样的案例。

e1qjegmlf54.jpeg

    近日,很多人的短信、微信群都收到了一条“温馨提示”,内容为:“根据中共XX市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关于呼吁广大市民主动登记个人相关信息的通告》,XX市正在开展对居住人员入户防疫排查和信息登记工作。为切实提高排查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准确,请尚未在网上填报信息的市民尽快登陆网址(http://zwpc./xxxxxx.html)或关注‘XX发布’微信公众号扫描‘XX疫控—社区居民扫码填报’二维码完成网上信息填报。感谢您的配合。”

    家住XX市的王先生也收到了上述“温馨提示”短信,由于不会登陆网址,故未打开网站填报信息。不久,王先生在一个通过朋友圈加入的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送同样的信息内容。在王先生看来,该微信群是一个售卖口罩、护目镜和一次性手套等防护产品,还会及时发布各种疫情进展、可疑感染者行迹等信息的“官方”微信群,且相关产品也获得了很多群友的“好评”,所以王先生对此群信息的真实性从未怀疑,于是便询问如何登录“温馨提示”信息中的网址。

    之后,对方主动添加王先生为好友,并私信发来一个二维码,称长按识别后如实填写即可。王先生按对方提示操作,依次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当对方索要手机验证码时,王先生打开短信发现此为手机银行登录验证码,再三思索后决定致电中国银行客服电话95566咨询。

    了解情况后,中国银行客服人员告知王先生:“疫情排查登记不需要登记银行卡号,更不会索要验证码登录手机银行。”王先生听后立即关闭网页,删除对方联系人并退出群聊,避免了资金损失。

    中行有关人士表示,上述案例中,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排查线上填报的官方信息,通过发送虚假二维码诱骗受害人提供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以达到操控受害人手机银行盗刷账户资金的目的。疫情当前,请广大客户务必提高防范意识,谨防诈骗。比如,网络购物类诈骗:虚假售卖口罩等防疫物资诈骗、利用钓鱼购物网站虚假销售诈骗、网络刷单诈骗;退改签或退费类诈骗:旅游、酒店、快递退费诈骗。

    此外,还有仿冒类诈骗,即冒充政府部门“发行特效药品”诈骗、冒充亲属“感染新冠肺炎”诈骗、冒充慈善机构“爱心捐款”诈骗。(经济日报记者 钱箐旎)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