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聚焦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 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

2025-03-07 13:12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 李静 杨洁 郭冀川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来自乳制品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为推动中国乳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等代表,围绕乳制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等话题,提出了多项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建议

    当前,中国乳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机遇。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乳制品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高品质的趋势。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老年高钙奶粉、功能性乳品等细分市场需求激增,为乳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国内乳业在乳品功能性原料方面仍部分依赖进口,如乳清蛋白、乳铁蛋白等关键原料的供应与质量仍存在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代表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冷友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希望国家支持乳制品深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重点突破乳铁蛋白、脱盐乳清液等关键原料的技术瓶颈。他提议设立专项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和新品研发,并对建设原料生产基地的企业给予土地和资金支持。同时,冷友斌还强调了建立健全乳品功能性原料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的重要性,以及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史玉东表示,要做大做精乳制品深加工产业,应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带头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发,通过科技赋能、转型,解决关键原料保障及安全问题,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原料的国产化以及产业价值增值。

    此外,史玉东还表示,应做宽乳业新赛道,聚焦精准营养,着眼运动营养、特医食品等高潜力领域进行产业布局。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方面,他主张在政策法规支撑、项目匹配、奖补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王彩云对《证券日报》记者称,应以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她表示,要围绕“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块奶酪”的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王彩云特别提到了乳铁蛋白定向保护技术的突破,该技术成功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的保留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90%以上,打破了国外关键技术壁垒。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奶业正面临原奶产量过剩、生鲜乳价格连续下降、企业经营持续困难等问题。近期山东省奶业协会公布的报告中表示,2024年乳企销量没有实现预期的增长,生鲜乳供需形势依旧严峻。由于乳品消费市场疲软,乳制品供需矛盾由阶段性奶源过剩转变为全周期奶源过剩,奶产业发展处于困难期。

    针对目前乳制品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代表们也提出看法。

    史玉东称,一方面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助力牧场稳健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试点开展奶粉收储,有效解决周期性过剩矛盾。此外,还要进一步助力企业拓展更多消费市场,如通过特供渠道拓展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打通大包粉等乳制品出口渠道,全面扩大乳制品消费能力。

    对于奶粉收储的具体举措,史玉东认为应该参考奶业发达国家经验做法,试点开展奶粉收储工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储机制,有效解决奶业周期性供需矛盾,保障奶业市场平稳运行。“可采取国家委托、企业承储、按需调用、适当补助的运行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委托符合条件的大型乳企建立库存。”他表示。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