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两会报道组 寇佳丽
“低空经济”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表述不仅彰显了我国对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也为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高质量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
2024年,低空经济走进大众视野,并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去年全年,围绕低空经济,政策端、产业端同频共振,投资端、研发端同向发力,带动低空经济产业新赛道越走越开阔。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注册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约9000家,同比增长21.4%。
千米之下,机遇无限。伴随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低空经济”再度成为高频词,“向天空要生产力”的路径更加明晰。
受访专家普遍表示,今年,低空经济将在政策支持、产业扩容提质、投融资、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取得新成效;其中,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上的新进展十分值得期待。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空经济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以功能层次清晰、体系布局合理、资源数据共享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为前提。要提高低空通信监视能力,提升低空航空气象服务能力,建立并完善低空飞行服务法律规范体系,为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董晓宇分析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协同推进。此外,高质量建设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离不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力支撑。今年,与低空经济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望增多,从而拉动投资增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应用场景“上新”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低空经济产业链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领域,相关产品比如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可广泛应用于测绘、巡检、消防、物流、旅游、交通、农林植保等众多场景。
截至目前,低空飞行在物流配送等部分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我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140条。不过,整体看,低空飞行的经济价值远未被挖掘出来。
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是加快低空经济商业化进程、促进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的重要抓手。今后,如何更好地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上新”?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低空飞行器的单次飞行成本较高,不利于低空飞行在消费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因此,业内企业应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降低低空飞行成本,为低空飞行与居民消费的融合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罗军强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拓展,仍面临低空空域开放程度有限、低空飞行器适航检测不完善等挑战。应对挑战,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与指引,也需要企业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今年,围绕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很可能会进一步明确低空经济细分领域的目标和任务,为企业开发新的应用场景提供可靠依据。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