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院长陈海佳:推进我国高端化妆品发展,打造世界级品牌

2021-03-07 17:49  来源:证券日报网 许洁 李豪悦

    本报两会报道组 许洁 见习记者 李豪悦

    “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市场,而且其高增长速度远超美国和日本。”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赛莱拉干细胞研究院院长陈海佳近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化妆品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资本对化妆品项目的青睐也日益剧增。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化妆品行业融资事件超过48起,融资金额突破90亿元。前11个月的总融资金额是2015年的1.74倍。

    陈海佳指出,“社会对化妆品行业充满新的期待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要看到我国化妆品产业面临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品牌认可度低、高端市场被国际品牌占据等问题。”

    国产品牌“缺席”高端市场

    “美丽经济”“颜值经济”正推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发展。

    陈海佳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化妆品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链日趋成熟,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数据显示,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019年达到2444亿元,同比增长14.7%,预测化妆品行业复合增长率在未来五年内将持续超13%,高于国内社会消费品复合增长率,成为中国居民继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另一大消费热点。”

    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化妆品在高端市场却普遍“缺席”,国际品牌将高端市场牢牢占据。

    “各个机构出台的高端品牌化妆品排行榜,几乎都看不到国产品牌的身影。”陈海佳认为,国内外品牌在百货店中的不公平竞争,以及销售模式和技术,都是造成国产品牌暂时不能在高端市场站稳的原因。

    陈海佳表示,在一线高端百货店中,国外品牌占绝对主导地位,即使有个别国产品牌,专柜位置也比较差;百货店为了引进国外品牌,采取了多项补贴政策,比如销售保底、装修补贴、较低的租金或流水倒扣比例等,在事实上形成了与国内品牌不公平的竞争局面;国外品牌的经营很多采用直营方式,较少采用经销商或者代理商,直接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我国化妆品原料方面缺少核心技术,过度依赖进口,也限制了行业发展。

    针对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出现“区别对待”的情况,香颂资本执行董事长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从商业化角度,商场自然会给自己带来更大收益的品牌更大关注。“国产化妆品在品牌和研发等方面在消费者端都存在中低端的印象,要改变这样的认知,需要国产品牌提升自身的经营理念,提升品牌价值,通过研发和营销等综合性手段,打造中高端的消费形象。”

    “发展高端化妆品品牌,推进我国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更是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部署、提升实体经济能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优化市场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陈海佳说道。

    多方位推进我国高端化妆品发展

    陈海佳今年的提案,重点集中在如何推进我国高端化妆品发展,打造世界级品牌。

    针对技术差距,他在提案中表示,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及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化妆品原料创新研发及质量提升。

    一方面鼓励化妆品原料创新研发及生产,对化妆品新原料申报、相关专利的审查建立绿色通道,实行快速备案、快速预审、优先审查,予以专门支持。另一方面,打通市场需求与科研方向的信息壁垒,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化妆品原料及产品研究,设立专项课题支持化妆品研发;培养化妆品领域科研队伍,鼓励化妆品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成果,结合本土特色进行高效转化,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合理转化机制,刺激研发与市场良性互动,在原料和产品之间形成可持续的循环。

    对于国内化妆品进驻一线高端百货店面临的“区别对待”,陈海佳表示,针对国产高端化妆品品牌进驻一线百货店,给予相应政策扶持。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化妆品企业面临的市场,不止国内,还有海外。在这一情况下,与国际标准对接尤为重要。对此,陈海佳表示,应加快推进化妆品行业标准建设,强化产品及原料的安全性监管和功效性测评,全面开展化妆品原料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

    与此同时,完善化妆品产业生态建设也极为重要。“通过完善化妆品全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优势的化妆品产业聚集地,致力于国产高端品牌的打造及推广,将配方研发、安全性及功效评价检测、备案评审、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打造等公共服务平台及资源进行集中,致力于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增加国际竞争力。”陈海佳说道。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