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丽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觉得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TCL不断升级自身全球化战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持续性的探索。”
2021年全国两会,关注到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在全球的扩散、中国全球产业链出现外移,李东生也带来了《支持中国企业强化双循环、加速全球化的建议》、《关于将低碳减排加入上市制造企业信息披露范围的建议》等。
用了近40年时间,李东生把以录音磁带起家的一家小厂,经历过多轮扩张、调整与转型,经营为成为集合电子、家电、面板多业务的全球头部消费电子集团。在李东生看来,坚持国际化是TCL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举措。
多轮并购让TCL尝透了国际化的不易,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站在全球的视角,中国制造业巨头如何乘风破浪,助力新发展格局的实现,李东生看得更加清楚。
李东生认为,目前形势下,中国企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部分国家的逆全球化思潮可能导致在中国的全球产业链出现外移;另外中国制造业亟待“走出去”,将竞争力优势扩展到全球市场。
他建议,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要重塑和完善内循环产业链。具体来说,要构建核心技术攻关的举国体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高科技产业。要鼓励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要加强财税支持,实施针对性政策留住核心产业。
“我们在欧洲等多个国际市场取得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地化。”李东生说。
他建议,帮助国内企业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国际贸易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要拓宽企业海外发展的融资渠道,要支持企业海外设厂,进行本地化经营。
李东生透露,2020年TCL海外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另外出口是111亿美金,同比增长23.6%。“海外市场将给中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当下市场环境中,我们更应抓住机遇。”
李东生说:“在出口方面,TCL的业绩大部分是通过海关输出到国外实现的。这里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产品出口;另外一部分是核心器件、材料和装备的出口,这一部分的出口也有大幅增长,这说明我们去年的全球化业务成绩是非常骄人的。”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