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两会进行时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张劲: 提升政府投资基金集中度 避免“撒胡椒面”

2019-03-06 16:25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僖

    证券日报全国两会报道小组 王僖

    “过去十余年,我国政府投资基金高速发展,但在数量与规模全面井喷的背后,部分基金却陷入‘募不进来,投不出去’的两难困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根据他对政府投资基金的长期观察建议,国家应提升政府投资资金集中度,更好发挥引导作用。

1.jpg

    张劲认为,目前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性目标与市场化需求频频脱节。“政府投资基金的目的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但社会资本参与基金目的是获取一定收益甚至是高收益。因此在基金运作过程中,政策引导和市场目标常常难以兼顾。”张劲说,因此可以看到,部分基金为了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在投资区域、投资范围、投资方式、期限、融资利率、决策机制等设置上,与市场严重脱节,真正实现初始目的的政府基金少之又少。

    而因为这个问题,又带来了项目资源与基金规模不匹配,基金结存现象严重,以及基金同质化、碎片化现象突出,未形成政策合力等问题。在张劲看来,这都与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初衷有所背离,更难以发挥这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本应发挥的促进产融结合的桥梁作用。

    因此,张劲建议,可借鉴以色列、新加坡等国政府投资基金成功实践,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战略引领作用。

    首先就是要加快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基金布局适度集中化,从而消除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分散、各自为政、相互打架的情况。张劲认为,能力、条件和经验不足的基层政府,不必勉强单独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而应先参与到省、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由省、市级政府整合财政资金,对接市场资源,在全省(市)范围内推进基金市场化运作,从而实现金融资源获取以及宏观调控能力的整合。

    布局集中的下一步就是要集中资源强化协同,避免“撒胡椒面”的尴尬情况。张劲说,强化产业聚焦,重点支持外部性、基础性、战略性特征明显的产业领域,并从中选择行业龙头支持其做大做强。在此过程中,建议适当放开投资区域的限制、调整不切实际的杠杆比例要求,同时,统筹考虑当地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通过形成合力实现既定引导目标。

    此外就是要构建基于长期目标的考核体系。“政府基金评价指标应兼顾政策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关注社会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张劲建议要对基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价。事前指标着重对设定政策目标、选择管理机构等情况进行考核,事中指标主要考察市场化、专业化管理程度以及运作的合规性等,事后指标则主要从资本退出的角度进行考核,重点考核项目完成情况、政策目标实现情况以及经济效益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定比例的容错机制。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