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邬霁霞 见习记者 王楠
日前,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上述政策措施提到,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表示,“首发”已从过去单点式的“首店”“首秀”升级为“首发经济服务体系”,并纳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入境消费便利、数字消费等一揽子政策。这意味着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首次发布新品、首次落地IP展等,都能享受财税、金融、通关、宣传等全链条支持,降低创新试错成本,让“亮相”快速沉淀为“留量”。
政策框架持续完善 统筹推进产业发展
事实上,“首发经济”这一概念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早在2024年,国家发改委就已提出——首发经济代表的是企业把最新成果第一次投向市场的整体经营活动,内容涵盖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等从“首发”“首展”到“首秀”“首店”的完整过程,并不仅限于开设第一家门店。
《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就已提出,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上述政策措施的公布,进一步优化和落实了首发经济发展整体规划。
在国家层面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各地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应配套措施。举例来看,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加快推动首发经济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财政支持方面对引进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给予具体分档奖励。浙江省商务厅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则从门店首开、活动首秀、场景首建、模式首创、品牌首立五大方向,统筹推进首发经济发展。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发经济在消费市场中展现出多重趋势,其中既通过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感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体现需求的多元化,又在政策推动下促使优质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产业边界逐渐模糊并创造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强调高品质供给,覆盖文化、体育、家政、养老、托育等领域,反映出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升级。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首发经济
随着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浙江省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加速布局首发经济,立足创新丰富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服务,持续打造首发经济消费场景,抢抓行业发展新机遇。
例如,杭州解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新落地了多家品牌首店,其中包括全国首家NoblePanacea旗舰店、杭州首家华为臻选店、浙江首家扭扭城等,范围涵盖美妆个护、数码产品及二次元潮玩等不同业态。
除了零售企业的持续发力,消费品领域上市公司也频频落子。今年上半年,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聚焦知名IP联名合作,公司还在上海南京东路落地“超级壹号店”全球首店,凭借近400平方米的动态LED幕墙,呈现“美学与商业”的跨界融合范式。
柏文喜表示:“首发经济已从营销噱头上升为国家战略,企业只有把单次引爆做成持续运营,才能在新的消费浪潮中占据制高点。”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