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赛事经济迎政策红利 消费新蓝海加速开启

2025-09-18 19:02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侯捷宁 见习记者 何成浩

    赛事经济再迎政策利好。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政策支持是赛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措施》是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破冰之举”。引进国际赛事可对标全球标准,培育本土品牌则能锻造核心竞争力,推动体育与文旅、科技、消费深度融合,让赛事从“单点活动”升级为“城市经济引擎”。长远看,这将重塑产业生态,释放万亿级消费潜力。

    近日,第十五届DOTA2国际邀请赛(TI15)确定将于2026年在上海举办,这一动作恰逢其时,也让电竞产业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公开数据显示,一场电竞顶级赛事往往能带来数以亿计的直接经济效益,涵盖门票、住宿、餐饮和周边产品等消费,还能通过转播权、赞助和IP衍生形成持续的长尾价值。对上海而言,这类大型赛事不仅将带动短期消费,更有助于文创、数字娱乐与体育消费的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告诉记者,传统体育与电竞赛事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协同的"双引擎"。传统体育拥有更广泛的全年龄段受众基础,而电竞牢牢抓住了年轻消费群体。两者结合能覆盖最广泛的用户市场。未来,双方可在品牌联动、资源共享、粉丝互导等方面深入探索,共同做大市场规模。

    总体而言,《措施》的出台标志着国家从战略层面将赛事经济视为扩大服务消费、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引擎。付一夫进一步指出,其长远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引进国际顶级赛事可以借鉴国外的运营理念与商业模式,同时培育自主IP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赛事品牌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二是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打破传统业态边界,推动电竞等新兴业态与传统领域交叉赋能,形成多层次、跨业态的赛事经济新格局,增强产业协同性;三是通过信贷支持等金融手段激发市场投资活力,吸引资本涌入,推动整个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编辑 贺俊)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