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洁)7月16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称,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贯彻落实金融高水平开放政策精神,服务熊猫债市场扩容提质,促进人民币跨境融资环境更加便利友好。
一是推动市场扩容,形成示范效应。截至6月末,经交易商协会注册熊猫债累计发行7868亿元;存续金额2628亿元,同比增加508亿元。2025年上半年,交易商协会共完成1535亿元熊猫债注册,同比增长165%,发行规模为844亿元,其中外国政府类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发行235亿元,同比增长161%,一系列标志性项目落地形成示范效应。
二是发行人结构优化,市场创新活跃。2025年上半年,国际开发机构、跨国企业熊猫债发行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23个百分点,发行人结构明显优化。中长期限熊猫债发行占比为74%,较上年同期上升20个百分点。境外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等创新产品86亿元,服务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发展。深化熊猫债定价配售机制优化试点,促进发行定价市场化。
三是完善绿债规则,加大服务供给。2025年上半年,交易商协会优化境外机构绿色债券机制,引入框架发行这一国际惯例,在绿色项目认定、募集资金管理、存续期披露等方面实行更加国际化的机制安排。交易商协会通过发布双语版宣介报告,参加熊猫债宣介会,组织熊猫债主承座谈及通气会,助力营造高效、透明和可预期的融资环境。
下一步,交易商协会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优化境外发行人结构,持续完善制度规则,推动熊猫债市场行稳致远。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