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全国综保区数量不断扩容 成稳外贸、引外资、促增长“桥头堡”

2024-05-23 00:4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作为我国开放层次高、优惠政策多、通关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新设立和通过验收的已经有4个,包括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台州综合保税区、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雄安综合保税区(一期)。

    据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5月1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铁路综保区”)建设启动新闻发布会。据介绍,今年4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重庆设立铁路综保区。该综保区预计明年3月份建成,4月份验收。至此,重庆综保区数量达到7个。

    此外,雄安综合保税区(一期)、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台州综合保税区今年也均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4月26日,经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七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工作组评审,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正式验收,具备开关运作条件,为北京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综合保税区是稳外贸、引外资、促增长的‘桥头堡’,也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吸引外商投资的前沿阵地。”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保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极大地便利属地企业开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形成系统化外向型产业链,有利于吸引外资企业在综保区内投资办厂,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60个综合保税区,覆盖31个省(区、市)。2023年,全国综合保税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6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约为15%,有力促进了外贸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包括“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其中提到“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等。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综保区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全国综保区的不断建设和持续扩容,将有利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将给各地外贸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能。同时,有利于产业的升级转型以及外贸水平提升,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宋向清表示,综保区数量持续扩容,既是我国当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需要,也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扩容,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生产商、供应商、物流企业入驻,简化属地企业开展外经外贸涉及的海关、汇兑等手续办理流程,降低业务成本,增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这有利于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综保区作为国内和国际资本和资源的链接点,其扩容可以推动企业引入更多国外商品,丰富居民消费品种,提高居民消费质量,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