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数据资产变现路径“多点开花” 数据确权与估值难题尚待破解

2024-05-23 00:47  来源:证券日报 

    从生产实践来看,数据资产交易、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出资增资等,都是数据资产变现的有效途径,均获得不少企业积极参与。在数据交易方面,上海数交所已挂牌上市2570只数据资产产品,涵盖金融、航运交通、综合、贸易、现金制造等诸多领域

    本报记者 田鹏

    见习记者 寇佳丽

    2024年,数据资产变现驶入“快车道”,借由数据资产交易、入表入账、出资增资和增信融资等途径,数据资产正加速“活”起来。

    数据交易方面,以上海数据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海数交所”)为例,截至目前,在上海数交所挂牌的数据资产产品累计已超2500只;数据资产“入表”方面,首批数据资产“入表”上市公司已在2024年一季报中披露相关数据;增信融资方面,上海寰动机器人有限公司和上海芯化和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化和云”)先后于2月份和5月份以数据资产质押的方式获得银行授信……

    “总体来看,我国数据资产变现市场前景广阔。政策支持、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广泛的行业应用,为数据资产变现市场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巨大的发展空间。”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随着有利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数据资产变现市场将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带来新动能。

    探索数据资产变现

    5月初,芯化和云依托“数易贷”,以数据资产质押方式获得上海银行150万元授信。回看此次授信全过程,芯化和云先后历经数据资产入表、登记、评估、融资等流程,相较传统固定资产融资,这是数据类科技型企业数据资产变现的一次有益尝试。

    上海银行表示,本次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业务的落地,在数据要素金融化领域取得了有益尝试,借助上海数交所对数据资产“入表、登记、估值、披露”等环节的管理,通过一体化服务方案和产品组合,为数据要素型企业在数据流通、数据开发工具研发、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提供便利化融资服务。

    在此之前,今年2月份,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向上海寰动机器人有限公司发放了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贷款,金额达数百万元,质押凭证正是基于上海数交所的“数易贷”数据资产相关产品;去年11月份,数库(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也曾凭一张产业链图谱,获得北京银行上海分行的2000万元数据资产质押授信,创下全国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最高额度。

    在刘兴亮看来,传统融资方式往往依赖于物质资产或信用担保,而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途径,特别是对于轻资产、高科技企业来说,数据资产的质押可以缓解其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与此同时,数据资产质押贷款的案例促使金融机构重新评估和创新其金融产品和服务,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金融机构自身发展,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在此背景下,借由增信融资实现数据资产变现正进入积极探索阶段,但也要注意到,目前该方式仍处于探索初期,尚有诸多问题待解。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通过质押数据资产获得贷款额度普遍不高,基本上都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仅有部分案例突破1000万元,与数据资产价值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企业也面临着数据资产评估标准不统一的困境。芯化和云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要素市场还没有形成官方的统一市场,目前数据资产有融资需求,但是没有哪家第三方评估公司的评估结果能被资金供给方普遍认可。”

    市场前景可期

    事实上,数据资产增信融资只是数据资产变现的路径之一,从生产实践来看,数据资产交易、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出资增资等,都是数据资产变现的有效途径,均获得不少企业积极参与。

    具体来看,在数据交易方面,上海数交所已挂牌上市2570只数据资产产品,涵盖金融、航运交通、综合、贸易、现金制造等诸多领域。

    在数据资产“入表”方面,随着《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A股市场也迎来首批18家数据资产“入表”企业,涉及规模超1亿元。

    在出资增资方面,2023年8月30日,青岛华通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北岸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翼方健数(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智能要素流通论坛暨第三届DataX大会”上进行全国首例数据资产作价入股签约仪式。

    “数据变现是指将数据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当一个经济活动需要对数据或数据产品进行确权、评估或者交易的时候,就实现了数据变现。”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据变现的路径是多元化的,待挖掘潜力巨大。

    面对众多路径,哪一种才是挖掘数据价值的最佳方式?

    上海社科院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易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据价值化可分为数据资源化—数据产品化—数据商品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证券化等五个环节。但各个环节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是不同场景下的变现方式不同。在特定场景中使用合适的数据变现路径,这是探索数据变现多元化路径的意义之一。

    相关问题待解

    目前,我国在数据资产变现过程中正在积极尝试,诸多首例、实例不断涌现,有关成果不仅提升了市场整体信心,也为有参与数据变现意向的企业提供了模板。然而,数据资产变现的探索道路上仍存在一些障碍。

    对此,欧阳日辉表示:“主要是产权问题和估值问题。产权问题的界定很复杂。例如,一家平台企业拥有大量涉及消费者个人的数据,这些数据属于消费者还是企业?当企业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开发产品并出售的时候,所得收益是否需要向消费者分发?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统一论断。估值问题也比较复杂。常见的数据估值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其中最常用的为成本法,但目前成本法也没有统一的核算规范与标准。”

    信息通信专家陈志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何引导、鼓励掌握大量优质数据资源的企业,将相关数据高质量、安全、合规地供应出来,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发展,以大数据为基础,有更多更优质的数据供给,才能有更好的创新成果。

    “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要素,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已确定,一个统一的全国数据要素大市场必将形成。数据产业加速发展、相关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叠加全国数据工作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决定了数据变现市场的可观前景。”陈志刚进一步表示。

    李易认为:“伴随数据变现市场的壮大,我们很可能见证一种新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诞生、壮大,即‘数据经纪人’。他们能同时掌握合规评估能力、价值评估能力、数据治理能力、应用创新能力以及会计处理能力等,是典型的‘多面手’,也是数据变现领域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内有些机构和平台已经在推动上述人才的培养工作了。”

  • 相关资讯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