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量子科技加速走向商业化 我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97.58亿美元

2025-10-28 00:45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徐一鸣

    近日,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以下简称“单光子探测器”),标志着我国单光子探测技术进入领跑阶段。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我国量子科技或将通过三种路径贡献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量子设备制造促进产业规模扩张;二是赋能医药、金融等产业升级;三是催生量子AI、量子物联网等新业态。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推动产业加速发展。今年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拟部署17项揭榜任务,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核心器件与设备,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推动量子技术在医疗、交通、能源、金融等领域应用落地。

    此外据记者梳理,长三角地区依托合肥“量子大道”与上海张江科学城,构建“超导量子计算+云服务”生态;粤港澳大湾区以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量子云平台为核心,推动“量子+AI”融合应用。这种区域协同发展的模式,既保证了基础研究的厚度,又激发了产业应用的活力。

    区域投资基金则为产业链公司发展注入能量。近日,量子精密测量仪器研发生产商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完成1.31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合肥市共创接力创业投资基金(合肥兴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据了解,1.31亿元资金将重点用于量子计算相关设备、磁共振专用设备及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与设计能力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国仪量子已于近日完成IPO辅导验收。

    目前来看,量子科技产业链公司已在多个领域形成突破,构建起各具特色的竞争优势。以量子通信领域为例,近日,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团队在光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实现了超过80公里的经典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现网实验,传输速率超过10Tb/s。这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进一步增强。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量子科技正走出一条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这场科技革命中,政策的“定盘星”作用与企业的创新力优势形成了强大合力。

    量子科技的商业化应用已在金融、医疗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印证了产业落地的可行性。

    基于自研的1000量子比特相干光量子计算机真机,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将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天秤AI”量子计算项目提供国际顶尖的量子组合优化算法方案,以及持续稳定的、“任务式”的量子真机算力服务,进而解决诸如投资组合优化、风险控制建模等传统计算机难以高效解决的复杂计算难题。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打造的“量子金融云平台”融合超导、光量子等多技术路线,开发出量子神经网络、量子近似优化等多种核心算法,已在智能风控等金融场景落地应用。

    此外,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与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量子分子对接平台,将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筛选周期从5年压缩至8个月,成本降低60%。

    中国报告大厅网数据显示,我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97.58亿美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估为37.45%。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