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央行数研所穆长春:央行数字货币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重要的底部支撑

2023-11-29 15:49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冰

    日前,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大会在深圳举行。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就“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原则与实践”的话题进行了发言。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基础设施,也是对央行支付系统的一次大的升级,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重要的底部支撑。

    穆长春表示,为解决传统跨境支付成本高、效率低、透明度低等三大挑战,2020年10月,二十国集团(G20)提出改善跨境支付的倡议,并将央行数字货币确定为解决方案之一。但是,一些经济体也会担心货币替代,资本管理削弱和隐私方面的问题。这些也是我们担心的问题,我们中国有句古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人民银行在2020年就提出,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安排应遵守“无损”“合规”“互通”三大原则,这三个原则已由国际清算银行提议成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基本原则。

    穆长春举例称,“在多边项目的实践上,2021年2月,我们在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的指导下,与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主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我们在货币桥项目过程中一直遵守这三个原则。”

    穆长春进一步指出,现有体系中需要经过一或多家代理行,支付链路长、费用高,而在货币桥中,商业银行可在无损合规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交易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根据货币桥真实交易的经验,交易成本可以降低至少50%。

    穆长春表示,自从深圳2019年成为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以来,深圳市各级政府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数字人民币在深圳开展跨境探索、联动香港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和跨境使用等工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依托深圳在国际贸易、跨境金融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助力深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

(编辑 闫立良)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