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央企国企胜在“长远”与“稳定” 专家建议关注四大领域估值重塑

2023-03-12 23:58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全国两会期间,关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讨论热度再起。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本质上是“中国优势资产重估”,在确定性稀缺的时代,央企国企胜在“长远”与“稳定”,应报之以“溢价”与“配置”。可以重点关注四大领域,包括国家安全力量、稳经济持续推进、数字化与低碳转型以及科技高水平自强自立。

    本质是“中国优势资产重估”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立在“中国特色”之上,而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广发证券研报提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具有三大结构性特征:首先,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其次,在产业结构上,我国面临产业升级的阶段,向高端制造、绿色化和数智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最后,在投资者结构上,A股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逐步下降但在绝对值上仍占比较高,且公募考核期限较短带来了可能的投资行为短期化的投资文化,同时促使板块轮动常态化。

    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本质上则是“中国优势资产重估”。在其过程中,需要实现融资端和投资端的目的,从融资端来看,需要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同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投资端则需要在保证金融背景下,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权益)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茅炜对记者表示,中国优势资产重估,即国企央企改革和产业转型带来的成长型国企央企的价值重估。事实上,在过去这些年,能源、上游工业品、航空航天、金融等行业体现了国家安全方面的先发优势,具备重估的基础。其中,有四大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包括国家安全力量、稳经济持续推进、数字化与低碳转型以及科技高水平自强自立。

    中国证监会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及,“推动提升估值定价科学性有效性。深刻把握我国的产业发展特征、体制机制特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推动各相关方加强研究和成果运用,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股票的估值有普适的方法,通过分析现金流、盈利、无风险利率等因素,可以计算股票的内容价值。但是,估值体系并非一成不变,是时代背景、政策导向、产业趋势、周期阶段、市场参与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茅炜表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重点是要让中国市场的估值体系能够和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体制、制造业占比较高的行业产业结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相匹配。

    广发证券则提出“1+N”新选股因子,“1”指低估值因子,即从个股和行业层面双向定位当前低估标的;“N”指契合估值重塑方向的影响因子,包括政策因子、央企因子、ESG因子、科创因子和抗风险因子。

    推动央企、国企估值重塑

    近年来,国企、央企总体经营稳健、资产质量较好、发展较快,但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不理想,央企估值水平整体偏低。据统计,与5年前相比,国有上市公司利润增长70%,但市值仅增长10%;市净率为0.86倍,下降30%,明显低于全市场1.6倍的平均水平。

    去年以来,国资委、证监会、交易所等部门已开始着手提高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价值回归。去年5月份,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去年11月份,证监会发布《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随后,上交所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深交所发布《落实<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工作方案》。

    “这些方案和计划的落实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大有裨益。只有让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的国有企业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才能更好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茅炜认为。

    今年年初,国资委将中央企业2023年主要经营指标由原来的“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中央企业经营层面的任务目标,由“两增一控三提高”变为“一增一稳四提升”。

    对此,华西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这直接体现出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盈利质量、现金流要求的提高。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确立下ROE等盈利指标的改善,是构筑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央企国企估值重塑的核心;从价值认可的角度看,对盈利、现金流安全的重视,更加符合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审美,能够更加有效向各方投资者传递优质国有上市企业的投资价值。

    “如果将上市公司市值纳入考核范围,或许有助于提升国企与资本市场沟通的积极性。”茅炜表示。

    除了业绩外,茅炜认为,上市公司估值提升不仅需要在业绩上下功夫,在资本市场的交流沟通上也需要做努力。相比成熟资本市场,A股国企公司需要强化上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大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需要发挥管理和监督的职能。另外,长期困扰市场的高比例股票质押、违规占用担保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抑制。

    央企估值迎修复

    近日,中字头央企也迎来估值修复。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10日,今年以来,A股央企股价平均上涨11.65%,跑赢上证指数7个百分点。

    “年初以来央企股价的上涨体现了市场对央企价值的再认识。”茅炜认为,从经营层面来看,国有上市公司在2016年以来的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债务压力问题经历多年国企改革也已基本化解。投资者正逐步改善对上市国企和金融板块的价值认知。

    从稳定性上看,疫情期间央企和地方国企盈利能力表现更加突出。央企和地方国企在2019年至2021年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8.9%和31.7%,远超市场平均14.1%的水平和沪深300指数8.9%的水平,充分体现出央企和地方国企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从产业政策上看,数字经济等新的增长热点中,通信大国企成为参与主力军,估值得到有效提升,带动了相关板块的上涨。

    茅炜表示,在确定性稀缺的时代,国企胜在“长远”与“稳定”,应报之以“溢价”与“配置”。全球正处于百年变局的进程中,确定性成为时代长期的稀缺资产,无论确定性来自宏观发展、产业趋势或政策引导,这些资产将会获得认知革命所带来的“确定性溢价”。

    对于投资者而言,茅炜认为,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面临估值框架重塑的挑战。“我们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每个行业受到的支持力度不同,与时代发展的锲合度不同,未来的发展前景也迥异。投资者需要充分认识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才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

(编辑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