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国务院金融委重磅发声提振市场信心 护航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2022-03-17 00:57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吴晓璐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指出,全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证监会党委迅速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就抓好贯彻落实进行研究部署。证监会表示,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十分及时、十分重要,体现了对资本市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回应了市场关切,作出的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国内外风险较高、市场动荡的情况下,此次金融委会议目的在于进一步稳定市场的预期和信心,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纠正市场过度悲观的预期。

    当日,A股、港股全线提振,截至3月16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3.48%,深证成指上涨4.02%,创业板指上涨5.02%,恒生指数上涨9.08%,恒生科技指数涨22.2%。

    提振一季度经济

    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

    金融委会议提出,关于宏观经济运行,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宏观政策依旧是延续此前的基调,但更多的是在落实层面。货币政策方向是宽松的,相较于价格型工具,动用数量型工具的概率可能更多,如降准、信贷等。”伍戈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货币政策仍有空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降低实际贷款利率,接下来货币政策可用工具较多。此外,3月份信贷情况值得关注,这将对市场中期趋势形成产生较大影响。

    “可以预见,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将更加积极地释放,财政政策也会适度合理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金融委会议提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伍戈认为,房地产领域主要是维稳,与稳增长基调相符,但并非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需求端方面,要加强因城施策;供给端方面,预计会有相应政策出台。

    明明认为,未来房地产措施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因城施策,各个城市可以做一些灵活应对;二是针对房地产良性循环,如保障房建设、旧改等方面,相关政策和空间比较大。

    “今年以来,已有部分城市对购房者的条件适度放松,对于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危机,很多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疏导解决。”陈雳表示,“房住不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前提,后续可重点关注一些改善性住房政策。

    此外,金融委会议强调,金融机构必须从大局出发,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对此,陈雳表示,金融机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力量,相关政策如果能更好地和金融政策相衔接,在特殊时期赋予实体企业更多扩张型动能,将有利于市场信心恢复和长期投资资金入市。

    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具有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各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稳中向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市场短期波动没有也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证监会表示。

    金融委会议提出,“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对此,证监会表示,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加大对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伍戈表示,今年经济稳增长基调是很明确的,但最近资本市场各方面预期没有扭转过来,较为动荡。在此背景下,金融委会议不仅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延续和补充,更重要的是为了应对近期资本市场预期不稳。

    “另外,最近北上资金流出,引起市场对短期内资本流出的担忧。前期资本市场已经对外放开,外资机构可以在境内展业,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外资预期稳定。”伍戈建议,可进一步明确哪些是“红灯”,哪些是“绿灯”,明确资本运行规则。

    高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团队认为,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发挥了引导市场的重要作用,体现了高层政策制定者对市场情绪的关注,也释放了将保持政策宽松立场的积极信号。考虑到近两周疫情的反弹等因素,近期如若推出更为明确具体的政策宽松措施将更有助于支撑整体经济增长。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