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首都银行(中国)行长林大镒:绿色金融发展三大痛点待解

2021-11-24 03:47  来源:证券时报

    日前,证券时报记者走进外资银行首都银行(中国)行长林大镒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专访。这也是他从业40多年来,首次接受中国媒体独家专访。

    服务金融业长达42年,让林大镒成为全球现役最资深的银行家之一。“回想起来,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实际上,2016年1月,作为主管台资银行富邦华一银行营销业务副行长的林大镒正式退休,机缘之下,接到经营状况不佳的首都银行(中国)递来的橄榄枝,可谓临危受命。

    “做银行时时刻刻战战兢兢,也要步步为营。”林大镒回顾过往从业经历时表示。2016年11月,林大镒先出任首都银行(中国)副董事长一职,在经历了半年左右的交接后,于2017年4月正式担任首都银行(中国)行长。首都银行(中国)是菲律宾首都银行的子公司。

    在采访过程中,林大镒分享了自己对全球经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绿色金融等话题的思考。

    母行以服务

    中小企业为主

    证券时报记者:首都银行(中国)作为菲律宾首都银行在境外唯一的子行是怎样定位的?

    林大镒:首都银行母行一开始定位的时候,就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现在仍然初衷不改。早前,有很多菲律宾居民外出打工,而相关跨境汇款业务也是我们母行一开始的主营业务之一。

    华人在菲律宾相当活跃,“一带一路”之下,许多中国的企业也参与菲律宾当地的基础建设,首都银行(中国)作为菲律宾数一数二的银行在华的子行,也可以充当起两边的桥梁。作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国,中国和菲律宾未来会在创新、研发、制造业和其他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这也给中资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都银行进入中国非常早,1992年就在上海设立代表处,2001年成立上海分行,后于2010年改制。而我们集团荣誉董事长郑少坚博士29岁创办银行,在菲律宾是个传奇人物,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福建泉州籍华侨。虽然以整个市场份额来看,子行占整个集团的比例还很小,但是,董事长却花了很多的心力精力来经营首都银行(中国)。身为华侨的他,想要在菲律宾以外把中国区的服务做大做好,并且抱着回馈故里的心态。

    合规“老大难”

    与风控数字化

    证券时报记者:从东南亚之间的跨境服务来看,以往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有哪些?

    林大镒:跨境金融服务中主要碰到的还是合规问题。无论是内保外贷还是外保内贷,无论尽职调查做得多么仔细,只要出现了履约问题,银行将难逃责任。所以,我们在服务跨境通道这类客户时,除了展业三原则(了解客户、了解产品、尽职调查),还会关注客户有没有还款来源,避免违约。

    当前,各国反洗钱要求越来越严格,大家也怕碰到通过跨境通道洗钱的行为。所以我们一定坚守合规的立场,把所有可能的潜在风险因素排除。

    另外,中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在当地没有足够的经营信息或履约历史等信用不足问题,导致境外融资困难。

    东南亚区域内各国的行业需求、监管政策、文化习俗差异很大,中资企业可寻求与国际化金融机构的合作,以更好地扎根当地,更好地发展。另外,中资企业走出去已经不是单纯输出建设能力,而是需要转向更多地输出运营和管理能力,把中资企业在中国的经验和东盟市场的环境相结合,在当地进行长期精耕细作。

    绿色金融探索

    有不少痛点

    证券时报记者:“碳达峰”“碳中和”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你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绿色金融领域有哪些难点需要解决呢?

    林大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痛点,希望能在今后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绿色金融结构仍较单一、信息披露仍不完善。根据《2020年绿色债券年度发展报告》,2018年-2020年发生的绿色金融业务中,绿色信贷的比例高达90%,而绿色债券和绿色股权的比例分别只有7%和3%。绿色融资过于集中在债权尤其是信贷上,可能会抑制一部分绿色融资需求、扩大绿色项目的信用风险。

    绿色金融可以说是新事物,由于受政策大力支持,一些金融活动被“洗绿”和“漂绿”,披上绿色金融的外衣,强化信息披露有助于消除这些不合规行为。但目前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绿色债券发行企业,都面临着同时有几家监管机构要求绿色信息披露——但披露标准又有较大差异的问题,而且在内容上属于强制性披露的较少,投资者通过公开资料很难全面了解这些企业绿色融资的相关信息。

    二是,目前绿色金融回报率低、期限长、风险大。其中也反映了目前参与主体都以国企为主,它们的信用评级较高,同时也说明了绿色金融融资主体存在结构性失衡,更多需要融资支持的中小企业、未来的隐形冠军未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

    三是,加快统一国内绿色金融的标准,提高和国际标准的兼容性。一方面,当前金融环境仍属于严监管,不同监管机构发布的标准不一样,给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绿色融资带来困扰。当某项业务面对不同监管机构的规定不一样时,有些机构怕踩红线可能就不做了,统一标准可以减少实操层面的不必要困扰。另一方面,一些金融业务面临多头监管,债权发行审批尤为明显,建议以绿色债券为突破口,统一相关债券发行标准,进而将发债审批权集中给少数监管机构。

    而增强和国际标准的兼容性,既可以提高外资参与中国绿色金融项目的积极性,也方便在合适的时候向国际推广中国标准,因为中国将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