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11月CPI同比罕见负增长 暂时性通缩不改经济复苏基本面

2020-12-10 06:3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受食品价格回落及高基数因素影响,11月CPI同比由涨转跌,1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不过,核心通胀和服务业CPI同比仍保持稳定,CPI暂时性通缩并不意味着国内基本面的走弱。11月PPI同比、环比均继续改善,也进一步表明国内工业需求旺盛,经济仍在稳步复苏。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为2009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猪肉等食品价格的持续走弱,是拖累CPI再度落入通缩区间的主要原因。”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说。

    从统计局数据来看,11月猪肉价格同比继续下降6.5%,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供应充足,11月价格环比分别下降5.7%和1.6%。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11月猪肉批发均价为39.43元/公斤,环比下降7.2%,同比下降16.3%;蔬菜批发均价为3.64元/公斤,环比下降3.8%,同比上涨14.9%。

    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看来,生猪供给的持续回暖推动猪肉价格逐渐下行,但冬季进入猪肉消费旺季,短期将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

    尽管整体CPI走弱,但并没有影响核心通胀的稳定,1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同期,服务业CPI同比增长0.3%,也未出现下行趋势;非食品价格中,衣着加工服务、家庭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和医疗服务等核心服务类消费价格环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核心、服务业和非食品CPI的表现证明当前基本面仍在稳步复苏的阶段中。”诸建芳强调。

    此前出炉的一系列宏观指标也表明当前经济回升动能强劲。11月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双双上升,10月整体消费环比增速显著回升,机构普遍预测11月消费同比也会明显加速。

    PPI数据的改善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判断。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P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

    “11月份,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数据时表示,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上涨面达六成。

    “未来一段时间,大宗商品将迎来重要的机遇期。”李超分析认为,随着疫苗落地日期渐进、RCEP贸易协定落地等事件影响,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有所提振。目前中国已逐渐开启一轮新的补库周期,未来几个季度工业生产有望加速。

    诸建芳表示,当前CPI波动主要受食品供给端扰动影响,短期货币政策或不会因此作出调整。随着总需求的回暖,明年非食品CPI、核心CPI和服务业CPI将较今年出现更大幅度上升,政策变动应盯住核心通胀表现。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