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央行传递明确信号 货币政策以“三不变”应“变”

2020-08-26 06: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

    ⊙记者李丹丹○编辑陈羽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央行果断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当前,我国经济已在全球实现了率先复苏,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力,是否会出现转向,是否会有所谓的“退出”,是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

    昨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传递出货币政策“三不变”的信号——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

    货币政策

    需要以更大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0.7%和12.9%,较2019年末高2个和2.2个百分点。前7个月新增贷款13.1万亿元,同比多增2.4万亿元,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行。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总结,政策措施成效显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持续提升。

    刘国强表示,注重保持货币政策的节奏,是今年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是一上来就把子弹打光,而是根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阶段性的重点任务一步一步来,不手忙脚乱,把握好节奏。”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称,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情绪难免受一些影响,货币政策需要有更大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他提出“三不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

    “我们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以及量化宽松这样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退出问题。”孙国峰强调。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孙国峰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完善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支持经济向潜在增速回归。

    结构上,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提升潜在产出水平。价格上,继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的潜力,综合施策,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确保实现为市场主体减负1.5万亿元的预期目标。

    继续深化LPR改革

    企业贷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行

    去年8月份,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LPR改革至今已满一周年。

    对于下一步改革,刘国强表示,央行将继续深化LPR改革,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并一轨”。一方面,进一步优化LPR传导机制,督促金融机构更好地将LPR内嵌入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中,增强贷款内外部定价与LPR的联动性。同时,着力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促进市场利率围绕作为中枢的央行政策利率波动。

    LPR已经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对此,孙国峰回应,4月份以来,MLF利率和LPR虽然保持不变,但实际上每个月报价时都有几家报价行根据自身资金成本等因素调整报价,由于最后取的算术平均值尚未达到0.05个百分点的步长,所以最终发布的LPR没有变化。

    在孙国峰看来,未来LPR的走势取决于宏观经济趋势、通货膨胀形势以及贷款市场供求等因素,具体要看报价行的市场化报价。LPR和贷款利率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2020年7月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一年期LPR的降幅,体现了LPR改革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随着LPR改革推动贷款利率下降的潜力进一步释放,预计后续企业贷款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行。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