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从嘉峪关市工业经济发展看改革开放40周年巨变

2018-06-19 09:32  来源:嘉峪关日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新征程。穿越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地处祖国大西北的嘉峪关市,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风吹石头跑、遍地不见草”的戈壁小城,已崛起成为“国际旅游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西北钢城”,从一关孤悬、春风不度到丝路明珠,映衬出嘉峪关市改革开放以来,抓住机遇科学发展的轨迹。

    嘉峪关因企设市,工业始终是经济建设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改革开放以来,嘉峪关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多元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体,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酿造、专用设备制造等产业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具备千万吨优质钢铁、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百万吨铝制品深加工能力。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户,从业人员5万余人,工业产品270余种。产业结构中,冶金工业占75%,装备制造业占4%,电力工业占5%,化学工业占2%,建材工业占2%,食品工业占1%,轻工及其它占11%。

    经济总量成倍增长

    201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651.1亿元,相比1978年末的1.04亿元,增长626倍,年均增长17.47%;实现工业增加值93.7亿元,比1978年的20万元翻了46850倍,年均增长30.85%;工业投资由4.76亿元增至55.15亿元,增速多年来稳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拥有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5家,过亿元企业17家,过5000万元企业25家,过1000万元企业48家。工业园区作为我市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全省工业园区考核中连续6年蝉联第一。

    工业结构显著优化

    改革开放初期,嘉峪关市工业经济进入改革调整阶段,经过40年大力度结构调整,企业综合实力增强,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如今的酒钢不仅拥有线、棒、板、卷等国内先进工艺和技术装备的生产线,还先后建成碳钢薄板连铸连轧、碳钢冷轧和不锈钢冷轧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同时,煤炭分质利用,建材、机械制造、葡萄酒酿造、现代农业、资源开发等非钢产业已成为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新生力量:西部重工挺进风电产业,塔架生产和销售成为全省龙头项目,紫轩酒业跻身“中国驰名商标”行列。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项目引领行动”,先后与广投集团、中国华电、中国中材、索通发展、一汽凌源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洽谈引进了铝制品深加工、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配件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一特汽车首台多功能专用车于2017年10月16日正式下线,实现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目前,已生产专用车1000余辆,实现了嘉峪关人几十年的汽车梦。目前,全市工业主导产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7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17%,非金属制品业占2.4%,电力热力生产占8%。工业产品种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0余种增加至目前的270余种,几十年一贯制的单一产品结构逐步被打破,个性化、多样化、品牌化的产品结构逐步形成。

    制造业水平与日俱增

    改革开放40年来,冶金、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农机、食品等工业不论规模还是水平,都迈上了新台阶。1978年,生铁产量仅为24.2万吨,到2017年,铁产量完成446万吨、钢产量完成517万吨、材产量完成602万吨、电解铝产量完成170万吨(含陇西35万吨),铝制品深加工能力达到90万吨。宏兴股份公司“2205双相不锈钢研制开发”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索通“预焙阳极及余热发电”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东兴铝业生产出纯度达99.90%的高品质“三九铝”,电解铝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7%,居全省首位。截止2017年底,全市共有省级技术中心7个,市级技术中心8个,省级技术创新企业8户,先后成功研制开发了“铌钒微合金化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特种微合金高碳钢硬线”“氮化系列铁合金”“高强度冶金纸套筒”“吡啶甲酸铬”“有机葡萄酒”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创新的持续加强为全市企业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

    两化融合成效显现

    进入新时代,嘉峪关市深入实施信息化提升行动,全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企业信息化进展良好。SAP(企业管理解决方案)、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已基本覆盖钢铁、电解铝、铁合金、装备制造、电力、固废综合利用等重点发展行业,酒钢公司ERP系统覆盖率达到91%。2013年,嘉峪关市被工信部确定为“全国信息消费试点市”“十二五”末,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全光网城市”,光缆总长达3750公里,光纤网络覆盖148个城市小区、117个村组,实现城乡一体、同质同步发展。累计建成移动通信网络基站1100多个,4G基站667个,实现了城区和农村4G网络全覆盖。提前5年完成“宽带中国”战略2020年目标,形成了基础设备完善、网络覆盖全面、网络制式交叉的全市信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内发达城市水平。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数字城管、智慧图书馆”等项目及雄关便民卡、全市重点公共区域建设免费WiFi惠民实事项目已启动,全市大数据中心项目也将开建,智慧城市建设顺利推进。

    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

    乘着改革开放春风,嘉峪关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好机遇,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酒钢成功收购牙买加氧化铝厂并顺利复产、投产,2018年2月22日,首批氧化铝顺利运抵嘉峪关集团本部,标志着我市“走出去”战略见到实效,迈出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坚实步伐,对外合作由量变向质变跃升。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我市企业、产品“走出去”步伐,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我市政府正在筹建设立嘉峪关市“一带一路”对外贸易驻霍尔果斯联络处。澜驰汽配等企业持续加大国外市场拓展力度,积极争取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产品远销中亚、东欧地区5个国家,出口型号达60余种,合同金额逐年攀升。

    回顾既往,成就巨大、殊为不易;展望未来,前程似锦、更加辉煌。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嘉峪关市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全市“两个率先、三个翻番、四个提升”奋斗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为统揽、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宗旨,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开拓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新局面。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