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方两会是一扇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窗口。近期,各地陆续举行地方两会,本报从今日开始推出“地方两会看经济”专栏,通过梳理地方两会释放的新信息,分析各地将如何加快转型升级、释放发展活力。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卓泳
1月17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深圳2017年经济发展有速度有质量,生产总值预计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8%。
科研投入为新亮点
报告指出,2017年深圳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持续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扎实开展“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其中经济发展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市生产总值预计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8%;辖区公共财政收入8624亿元,增长9.2%;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平均增长22.7%;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00亿元,增长23.7%,增速创24年来新高;进出口总额2.8万亿元,增长7%。报告还定下了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下。
而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2017年深圳系统优化支持金融业发展政策体系,建立创新金融服务平台,搭建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监管信息系统,新引进持牌金融机构36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1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得到新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在创新上持续“发力”。报告指出,2017年深圳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4.13%,较2016年提升0.03个百分点。
数字的背后是,2017年深圳积极筹建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3家、基础研究机构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海外创新中心7家,新增福田区、腾讯等3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11家和创新载体195家。
另外,2017年深圳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累计达1.12万家,新增全职院士12名、“千人计划”66名、“孔雀计划”团队30个,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6.3万名、增长42%。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6条,获国家科技奖15项,获中国专利金奖5项、占全国1/5,有效发明专利5年以上维持率在85%以上、居全国第一,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
除此以外,深圳2017年还在“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两大方向扎实推进。报告数据显示,重点领域改革方面,2017年深圳制定了深化国企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累计完成了5家国企混改,市属国企利润增长150%,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新增世界500强企业2家,民间投资增长20%;对外开放方面,深圳加快前海开发开放和自贸片区建设,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1项,新引进汇丰前海证券等港企2400多家,新孵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团队81个。
四方面继续提升
深圳经济和科创实力
报告指出,2018年深圳将从十个方面继续推进“城市质量提升年”,其中,有四大举措将助力深圳经济和科创实力的进一步提升。第一,营商环境改革。深圳的营商环境一直在全国享有很好的口碑,而对企业而言,产业空间、经商成本、招揽人才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拓展产业空间上,深圳将出台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推广“工业上楼”,鼓励采取先租后让、产权入股、异地置换、厂房联建等方式推进旧工业区连片改造升级;在降低企业成本上,深圳将全面清理规范行业协会收费、行政审批中介收费,实现制造业用电成本下降10%,全年为企业减负1300亿元以上;在人才引进方面,深圳将鼓励海外人才来深创业就业政策,争取试点外籍人才多次往返签证,探索建立人才住房先租后买、以租抵购制度,高水平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和国际化社区,并推动建立国际医保结算服务体系。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深圳将重点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包括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生物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3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还将争创3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另一方面,深圳还将加快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新引进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10个以上、总部经济项目10个以上。此外,深圳将做强做优金融支柱产业,出台支持绿色金融和金融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引进持牌金融机构25家以上。
第三,加快建设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2018年,深圳将继续实施创新“十大行动计划”,新启动2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和2家基础研究机构建设,全年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10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以上。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建1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新引进全职院士10名、“孔雀计划”团队30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以上。与此同时,深圳还要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规划建设石墨烯产业基地,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等创新型产业。
第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在深圳落实大湾区战略中,有两个区域非常关键,一个是前海,一个是河套区。在前海建设方面,深圳在2018年将建设前海城市新中心,推动出台前海深港金融创新政策,设立深港科创基金,提升深港青年梦工厂发展水平,新引进一批总部企业,新增港企2000家。而在与香港共同推动河套地区开发上,深圳将加快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土地整备和更新改造。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上,深圳2018年还将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体系,启动总规模100亿元的丝路发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