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专家:丰富直接融资工具 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2017-07-18 01:22  来源:证券日报 苏诗钰

    ■本报记者 苏诗钰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浙江财经大学副教授文雁兵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必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增强正规社会融资和合法民间融资能力,减少对传统银行信贷的融资依赖,除了传统直接融资工具外,具有市场化特征的股权融资、债权债务融资、资产和债务证券化等是可取的发展方向。

    华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阳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丰富直接融资工具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良好的平台,目前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非常有限;二是建立完善的债券市场评级机制,这有利于规范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国内债券融资工具的创新;三是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在丰富直接融资工具的同时也要建立更加规范的审核机制,不能让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同时建立合理的退市制度,才能激发直接融资工具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

    政策方面,6月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

    专家认为,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使用效益的提高,筹资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和直接借贷凭证、股票、债券。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