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雨瑶
《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获悉,12月26日,该联盟在北京组织召开新型储能防止行业内卷式竞争闭门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反内卷式竞争、反低于成本价格竞争”等内容的行业自律公约、防止“内卷”的相关措施、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等三大议题展开讨论。
2024年,储能行业深陷低价内卷的泥淖。不仅让行业发展失速,由此带来的质量和安全风险,也在为行业埋下巨大隐患。如何引导储能行业回归良性发展道路,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12月26日下午,2024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储能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人员普遍认为,数智融合将成为储能产业发展新引擎。
近30家企业共商如何“反内卷”
储能,尤其是新型储能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技术。
2024年以来,储能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内卷式”竞争加剧,储能系统中标价已经低于0.5元/Wh,很多项目存在低于成本价中标的现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我国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隐忧。
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积极响应中央“防内卷式竞争”的号召,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组织召开闭门研讨会,邀请了包括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在内的近30家行业龙头企业参加,共同讨论防止行业内卷式竞争措施。
从会议主题看,主要对如何防止“内卷”,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以及如何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从如何防止“内卷”来看,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有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探讨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准入门槛,规范技术条件,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安全防护水平,约束地方资本冲动投资等。”
“经过深入讨论,与会单位已初步形成了多项行业发展共识。”上述人士进一步对记者说道,“联盟将根据会议讨论的重点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成落地方案,并将对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2011版本《关于推进储能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自律公约》进行修订。”
数智融合注入新活力
我国新型储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据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统计,截至11月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量已达62GW/141GWh。
新型储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在2024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储能专题研讨会上,业内普遍认为,数智融合将为新型储能注入新活力。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数智化技术与储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实现储能系统的精准控制、智能运维和高效管理,进一步提升储能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拓展储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提供坚实的保障。”
“在我国储能产业迈向规模化发展新时期,数智融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并将对储能产业的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说道,“例如,在技术研发端,数智融合为新型储能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储能材料性能进行更加精准的模拟和优化,从而加速新型储能设备的高效运行和智能化管理。在市场应用端,数智融合进一步拓展了储能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储能系统能够更好地与电力系统、能源用户进行深度交互与协同,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陈海生认为,储能产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储能企业缺乏能源的数字化和智能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支撑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支撑力度还不足等。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表示:“新型储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多重挑战。下一步能源局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开展相关工作,包括强化顶层设计、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科学评价等。”
(编辑 李波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