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践行数字中国建设 上市公司积极行动加速新基建建设

2023-03-03 09:4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乔宇 见习记者 彭衍菘

    日前,《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银河证券认为,这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新基建建设不断夯实。

    业内认为,新基建领域相关技术呈现出规模化、国产化的趋势,在AI、大数据等相关板块,随着央企国企的加入部署,以及大模型技术开源共享,有利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大发展,与经济社会更紧密融合。

   保障数据安全

    掘金新基建时代

    《规划》指出,要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其中之一就是“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面临着关键技术受限、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现在通过数字化创新等方式来转变不利局面,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安全是数字产业发展的底线与核心。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需要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这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公民权益和企业利益的必要手段。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进一步补充道,“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设置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必要的网络、数据安全防护以及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等。”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新基建是信息时代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基石,从全局来看,AI、大数据等数字领域离不开上市公司的深度参与。

    近年来,随着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AI、算力、大数据等新基建领域,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展开深入合作,其中不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8年,中国电信首个AI实验室成立,并与中科视拓联合建立灯塔AI能力开放平台,上线“DTaas深度学习训练服务”。到今年2月17日,中国电信已全面布局大模型技术研发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包括业内首个十亿参数量级城市治理领域的大模型等,并积极关注产业版“ChatGPT”。

    2月24日,中科曙光在官微中表示,目前,公司布局的“全国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可帮助用户完成AI大模型训练等复杂计算任务,并已接入全国上百座计算中心算力资源。

    此外,一些成熟合作项目也在不断涌现,例如,2月28日,智源联合中国电子云建立大模型国产算力云平台开放实验室,探索国产CPU的大模型适配部署,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基于新基建多种技术,上市产品也在自研水平的提升换代中不断丰富。

    2月23日,天地在线公告,正式发布元宇宙虚拟数字商业综合体“无限盒子”,该产品是公司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自研开发的沉浸式虚拟数字商业综合体,可支持PC、移动、VR等多终端接入使用。

   上市公司领旗新基建

    开启业绩增量想象空间

    新基建主要包括三大环节,一是信息基础建设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使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传统基建的转型升级;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用于支撑科学研究、新兴技术开发等。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新基建中,上市公司主要扮演产业资源整合创新与项目监管的角色。

    当下,新基建领域多种技术在国产化道路上到了迈上新台阶的关键点。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国产化水平正从可供性向可用性转化,其中,AIGC和ChatGPT相关产品可提供许多准确性和专业性内容,正在被广泛使用。

    在新基建国产化节点中,上市公司为产业链添砖加瓦需要软实力与硬实力相结合。陈雳认为,硬实力代表企业技术的发展程度与未来规划,要将科技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技术壁垒;软实力则代表人才资源,新技术需要强大的人才团队研发,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人才利用率也是科技上市公司当下需要考虑的公司发展重要因素。

    未来,在新基建的布局与建设中,上市公司应该如何承担起数字中国建设的重任?

    翁梓驰表示,上市公司需要更多承担数字基建工程,构建一体化数字化平台,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全流程数据贯通,为更多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同时应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和增强能力,建立数字壁垒。

    随着AI、算力、大数据等新基建业务兴起,未来还有大量可以挖掘的空间。西南证券报告显示,2023年新基建投资或达2.6万亿元至3万亿元,到2025年累计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大模型技术开源,AI、算力、大数据等新基建业务的发展,并同步构建起智能新消费体系,让“新基建”与“新消费”互为动力,有助于加快构建智能消费新体系和提升居民新的消费模式。

(编辑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