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车企加速生产补损失需求端不确定风险仍存

2022-06-18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汽车产业链已经走出了疫情扰动下的“至暗时刻”,下半年表现能否“收复失地”?

    惠誉在近期的“惠誉看中国”会议上作出预判,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增速有望回到4%~6%区间,其中燃油车仍难回到正增长区间,主要增长由电动车贡献。具体而言,惠誉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将同比增长45%~50%,达480万辆~500万辆,渗透率将超过20%。这一预期在各类市场机构中偏中性,较为积极的预期看到550万辆以上。

    车企生产逐步回归正常秩序,特斯拉上海工厂、蔚来合肥工厂等产能相继恢复到疫前水平。惠誉评级亚太地区企业研究董事杨菁表示,大部分车企会在6月开始加速生产,甚至可能在三季度淡季的时候应产尽产,补回此前损失的产量。不过,今年内出现短期区域性停产减产的风险依然存在。

    供应链的挑战仍未完全消除,主要来自汽车芯片短缺和动力电池涨价两个方面。杨菁称,目前主要MCU厂商渠道交货时间长达52周以上,是正常时间的4倍;模拟芯片等其他类别交付时间也处于历史高位。预计今年下半年芯片供应有望提升,但整体汽车芯片结构性短缺或将持续至2024年。

    受上游碳酸锂等原材料涨价影响,动力电池也将成本压力向车端传导。东吴证券研报指出,龙头电池厂二季度起与金属价格联动定价,涨幅可达15%~30%;二线电池厂一季度已调价10%~20%,二季度预计继续调涨10%~30%。由于提价效果显现还需要时间,车企二季度的成本压力将尤为显著。蔚来董事长李斌在一季度财报会上表示,4月份动力电池成本达到高点,给二季度毛利率带来挑战。而提价的订单基本要等到三季度才能交付,预计毛利率从第三季度开始反弹。小鹏汽车也表示提价订单交付时间在六月下旬。

    经历了疫情干扰的教训,原本追求全球化、高效率的供应链策略也在发生变化,车企倾向于增加零部件安全库存。“在供给和价格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建立安全库存的冲动会随着供应链的每一环层层放大,进一步造成上游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需失衡和涨价预期。这样的策略,除非有监管机构或者行业协会协调干预,在整个系统回归长期正常之前可能难以发生根本性逆转。”杨菁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需求端,近期国内车市有重回政策市的迹象。杨菁表示,相比2020年,今年国内消费者信心基本面偏弱,是否会像上一轮疫情后出现大规模反弹,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央和地方连续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中央层面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优惠范围拓宽到2.0升以下车型;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持续开展;地方层面刺激政策以限时补贴、放宽牌照限制为主要内容,广州、杭州、上海、天津等城市都增加了牌照额度。

    杨菁表示,购置税政策能够覆盖到90%的燃油车,有助于拉动首购和换购需求;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相比往年并没有太大亮点。地方层面,如果北京也加入放宽牌照行列,预计将在年内为市场带来20万辆的增量。不过,除了汽车产业规模较大的省市,大部分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比较有限,而且对新能源汽车的倾斜力度不大,未来可能出现车企提供优惠来抢占市场份额。

    虽然有政策加持,但车企涨价的态势也在挑战需求端的承受能力。新能源车企价格较为透明,年初以来调涨价格已经清晰体现。燃油车实际上也在涨价,且近期汽油价格飙升还增加了使用成本。“全球来说,缺芯造成的汽车供不应求早已推高了燃油车价格。国内的燃油车涨价,由于有4S店作为缓冲,通过减少零售折扣、配置调整等隐性的方式来实现。”杨菁称。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