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TMT频道 > TMT行业 > 正文

猫眼研究院大数据回顾2024年:总票房425.02亿元 电影市场亟需“求新求变”

2025-01-01 19:22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贺王娟)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2025年1月1日,猫眼研究院发布《2024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以下简称《洞察》)报告,该报告从票房表现、观影群体特征、影片类型题材以及市场营销趋势等多个维度,展现电影市场变化与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2024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思变之年。这一年,票房震荡回落、观众群体结构固化等现象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一些创作者对故事形态的独特创新和不懈探索,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赞誉。此外,在创新营销潮流的引领下,广大观众所给予的积极反馈,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电影市场所蕴含的潜能与韧性。

    重点档期头部影片影响力减弱

    《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25.02亿元,总观影人次突破10亿,其中票房超10亿元的新片共7部,数量相比往年有所减少,市场缺乏头部电影拉动票房。综合来看,去年电影市场表现喜忧参半,一方面面临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挑战,另一方面多元题材尝试满足观众多元化观影需求,市场成长空间仍然巨大。面对这一形势,电影从业者需积极应对,携手努力,共同推动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

    2024年上映新片数量为501部,其中国产电影425部,进口影片76部。票房来看,进口影片票房占比接近两成,连续三年小幅回升,但对比往年,进口片已连续两年没有出现10亿元以上票房的作品,年度TOP10新片中前七名均为国产片。

    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票仓,在于年轻及观影频次较低的观众群体。档期票房显示,2024年部分重点档期的头部影片影响力减弱,导致轻频观众的观影意愿不高。同时影院观众年龄已连续4年上涨,TOP10影片中仅《默杀》《异形:夺命舰》观众相对年轻。随着下沉市场的日益成熟及影城经营的平稳发展,明确影片受众定位、匹配精细化宣发变得愈加重要。未来电影创作需要朝着吸引并激活年轻、轻频观众的方向发展,促进大盘票房提升。

    2024年度TOP5影片均包含喜剧元素,且票房均突破20亿元大关。其中,春节期间上映的《热辣滚烫》抖音电影主话题单日播放量连续五天突破20亿,热度指数均值超3.8亿,官方抖音总播放量超过190亿,多项热度数据创下新纪录。而传统经验中能带动票房的视效大片,有多部在2024年折戟。虽然视效是吸引观众的加分项,但讲好故事、填充优质内容才是工业化制作框架下高成本影片的核心竞争力。

    相较于往年,好莱坞影片票房较疫情前缩水超百亿,尽管《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与《死侍与金刚狼》等IP续作的上映,成功唤醒了部分影迷的热情,然而影片内容仍存在“老化”问题,导致其如今已难成市场主力。

    电影市场需要更多新鲜类型元素

    《洞察》报告显示,今年现实题材影片中,仅《第二十条》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说明故事“接地气”且有情感“爆点”才能引起广泛共鸣。香港电影也呈现出观众固化的问题,对年轻、低频观影群体的吸引力稍显不足。显然,电影需打破传统叙事框架,才能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影院。

    传统叙事呈现颓势的同时,电影市场也涌现出不少亮点。2024年,女性议题备受瞩目,《热辣滚烫》《好东西》《出走的决心》等影片口碑票房双收,女性叙事渐入佳境。同时,极具视听爽感的犯罪片票房亮眼,如《默杀》凭借强类型与强话题属性,成为暑期档“黑马”。另外,2024年惊悚片表现超预期,年轻男性是刚需受众。国产惊悚片《鸳鸯楼·惊魂》凭借“恐怖氛围”的长线营销,带动影片上映三周后周末票房逆势走高。而纪录片与音乐题材等特殊类型影片也百花齐放,佳作频出,吸引更多女性观众走进影院。

    可以看出,电影市场需要更新鲜的类型元素,与更匹配观众精神诉求的银幕故事,以吸引年轻观众观影,带动票房增长。从主创人员画像来看,2024年国产新片多由80后导演、演员领衔。为打造年轻化的内容,电影市场需要更多年轻创作者,以及更多女性创作者的加入以平衡性别视角。

    虽然电影票房成绩回落,但硬币的另一面,公众对电影营销的参与度有所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抖音平台上的电影内容互动显著增强,全年超478万UGC用户发布了电影相关视频,较2023年增长了56%;视频累计播放次数超698亿次,同比增长高达372%;分享次数超1.58亿次,同比增长193%。

(编辑 张明富)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