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梁谦刚
6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要求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从印发之日起遵照执行。业内认为,这预示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又迈出重要一步。此前已有多个玉米、大豆品种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
2022年有望成为
转基因育种元年
我国较早就开展农业转基因研发工作,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在2008年启动,农业转基因研发自此进入快速发展期。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转基因第二研发大国,实现从局部创新到“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的整体跨越,为转基因产业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农业农村部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展了产业化试点,进展比较好:一是试点转基因品种特性优良,节本增效优势明显;二是试点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对生产环境无不良影响;三是试点实施“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统一技术规范”管理,定期开展巡查指导和监督检查,严防非法扩散。
国内自主转基因玉米品种种植效果显著,这是转基因玉米种子未来推广之后能迅速获得种植户认可、提高市占率的关键。天风证券认为,我国转基因技术经过多年布局,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2021年试点效果突出的基础上,2022年有望成为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落地元年,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有望为玉米产量的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做出持续贡献。
浙商证券表示,在经过“安全正式获批”阶段和关键的“品种审定”流程后,企业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才可以上市销售。国信证券则预计,在正常情况下转基因品种有望在2023年前后上市销售。
概念股大幅跑赢大盘
6月9日,转基因概念股逆市上涨,大北农早间开盘后迅速封住涨停板,新安股份、登海种业、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万向德农等涨幅居前。
转基因公司中,大北农第一代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产品DBN9936和抗虫耐除草剂玉米DBN3601T已获得安全证书。登海种业参与国家863项目“转基因技术培育优质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承担建设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荃银高科拥有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抗虫玉米“双抗12-5”产业化研究。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中转基因或种子概念股有17只。5月以来,这些概念股全线上涨,平均涨幅达到19.8%,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农发种业5月以来大涨75%,敦煌种业涨幅也达到46%,丰乐种业、新安股份、万向德农等涨幅超过20%。
不过转基因概念股业绩整体表现平平,去年概念股中有5家业绩亏损,典型种业股如隆平高科、万向德农、农发种业、敦煌种业去年盈利均不超过亿元。今年一季报中,亚盛集团、丰乐种业、敦煌种业、天康生物、大北农等均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
资金方面,5月以来北上资金仅小幅增持新安股份、罗牛山,对苏垦农发、荃银高科等6只个股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减持。融资资金同期大幅增持新安股份、苏垦农发超亿元,还增持了登海种业、神农科技等4股;减持股中,大北农减持金额最高,为4700万元,天康生物、节能铁汉、隆平高科也被小幅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