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距离7月份A股市场收官仅剩一个交易日。可以看到,进入7月份以来,大盘便开始逐步企稳反弹,截至昨日,上证指数月内涨幅达1.9%,有望实现“七翻身”。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整个7月份的赚钱效应明显增加,且这种效应还有望进一步得到释放,后市在资金推动下,牛股或将不断涌现。今日本报特从大单资金、两融、大宗交易和产业资本等四方面梳理分析7月份以来的资金流向以及龙头股的表现,以供投资者参考。
大单资金
月内566.39亿元潮涌A股
金融+周期是投资主线
随着上证指数距年内高点渐行渐近,走势也由前期的纵向攀升,逐步转变为横盘整理。资金投资方向是否改变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7月份以来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604只个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合计大单资金净流入566.39亿元。其中,150只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在1亿元以上。
个股方面,7月份以来截至昨日,平安银行、华泰证券、光正集团等3只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10亿元,分别为:30.31亿元、11.35亿元、11.09亿元,旭升股份(9.36亿元)、宝泰隆(9.02亿元)、农业银行(8.41亿元)、三安光电(7.42亿元)、中国银行(7.21亿元)、建设银行(6.67亿元)、上汽集团(6.38亿元)、北方稀土(6.24亿元)、光大银行(6.08亿元)等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在6亿元以上。
从行业特征来看,7月份以来截至昨日,银行、非银金融、电子、汽车、有色金属等五类申万一级行业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为:85.02亿元、45.48亿元、35.82亿元、33.72亿元、29.26亿元。
华创证券表示,自二季度以来,市场始终处于价格修复、经济增速企稳背景下的去杠杆通道中,商品价格的反弹和稳中向好的经济数据,引发了周期类股的再度闪耀。市场风格运行的背后,是宏观经济增速企稳与周期企业景气提升的共同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市场资金对业绩确定性的追逐。随着经济“半年报”的披露,全市场对宏观经济韧性的预期得以兑现,金融+周期仍是市场的主线。
银行股方面,7月份以来截至昨日,14只银行股期间累计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合计大单资金净流入85.02亿元,其中,平安银行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居首,达到30.31亿元,农业银行紧随其后,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8.41亿元,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5只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在5亿元以上。
在资金助力下,上述银行股市场表现也较为突出,7月份以来截至昨日,上述14只银行股全部实现上涨,平安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4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10%,分别为:16.05%、10.93%、10.73%、10.67%。
对此,民生证券表示,基于大型银行基本面持续向好以及中小型银行基本面下半年触底的判断,板块近期回调空间不大,大幅上涨仍需要等待进一步的利好兑现。继续推荐:1.基本面向好、负债端稳定的大型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2.当前估值修复有所滞后的标的:民生银行;3.估值仍有修复空间、业绩与资产质量稳定的城商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
此外,近期因股价表现突出而备受市场关注的有色金属行业,7月份以来截至昨日,也有27只成份股获得大单资金追捧,合计大单资金净流入29.26亿元。其中,北方稀土、神火股份、盛和资源、中科三环、紫金矿业、中孚实业、铜陵有色、江西铜业、康欣新材、中国铝业等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在1亿元以上。
统计显示,7月份以来截至昨日,上述有色金属股中,除次新股索通发展股价已经翻倍外,北方稀土、神火股份、盛和资源、英洛华、中国铝业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在20%以上。
对于有色金属板块未来走势,机构的看法仍普遍偏向乐观。其中,中信证券认为,有色金属价格整体上行,支撑企业上半年盈利增加,半年报业绩表现超市场预期。流动性改善和下游数据企稳,推动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反弹,进一步催化企业的盈利弹性。同时,供应持续收紧、需求保持稳定、库存维持下行,整体看有色金属行业基本面改善好于市场预期。(张颖 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