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
453只两融标的月内实现融资净买入
大周期类行业成融资客布局首选
7月份以来,A股市场呈现震荡反弹的态势,两融余额也从6月末的8798.62亿元升至7月27日的8984.77亿元,累计增长186.15亿元。其中,有453只两融标的股期间处于融资净买入状态,合计融资净买入额达416.82亿元。
进一步看,有124只两融标的股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均在1亿元以上,其中,中国平安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居首,达到15.07亿元,科大讯飞、方大炭素紧随其后,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13.31亿元、12.72亿元。另外,万华化学(9.59亿元)、沧州大化(7.73亿元)、亨通光电(7.21亿元)、西藏天路(6.88亿元)、陕西煤业(6.81亿元)、厦门国贸(6.66亿元)、北方稀土(6.49亿元)、民生银行(6.41亿元)、华锦股份(6.20亿元)和洛阳钼业(5.69亿元)等标的股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也均在5亿元以上。
市场表现方面,上述453只实现融资净买入的两融标的股中,7月份以来有242只个股跑赢大盘(上证指数同期累计上涨1.9%),方大炭素期间累计涨幅居首,达到117.23%,沧州大化紧随其后,期间累计涨幅也达69.85%,而北方稀土、远望谷、西藏天路、盛和资源、洛阳钼业、世联行、昊华能源、鲁西化工和恒源煤电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超30%。
从融资客青睐的453只标的股行业特征来看,有色金属、钢铁、采掘、化工等四大行业期间融资净买入标的股数量占行业两融标的股总数比例居前,均在60%以上,分别为:76.09%、66.67%、64.29%、62.71%,这四大行业均为周期类行业。《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融资客青睐的四大行业,7月份以来整体表现突出,有色金属板块期间累计上涨17.23%,在28类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钢铁板块期间累计上涨11.55%,在28类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而采掘和化工两板块期间分别上涨3.80%、4.35%,均跑赢同期大盘。
具体来看,在有色金属板块中,方大炭素(12.72亿元)、北方稀土(6.49亿元)、洛阳钼业(5.69亿元)、驰宏锌锗(3.80亿元)、盛和资源(3.01亿元)、格林美(2.91亿元)、西部矿业(2.54亿元)、厦门钨业(2.18亿元)、江西铜业(2.10亿元)、锡业股份(1.80亿元)、铜陵有色(1.72亿元)、盛屯矿业(1.67亿元)、中金岭南(1.58亿元)、中国铝业(1.43亿元)和广晟有色(1.18亿元)等15只两融标的股7月份以来期间累计融资净买入额均超1亿元。融资客的热捧也助力上述标的股月内取得较好市场表现,其中,方大炭素、北方稀土、盛和资源、洛阳钼业、广晟有色、厦门钨业、中国铝业、格林美、西部矿业、江西铜业、盛屯矿业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超10%。
对于周期类个股的后市机会,联讯证券表示,受益产品价格上涨,周期类板块市场关注度逐步上升。在宏观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的基调下,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保持在相对高位运行,有效支撑企业业绩。近期市场对周期板块的挖掘,短期主要指向业绩改善的预期以及期货价格的上涨,而从长期来看,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有效执行预期,优质成长龙头标的值得关注。
浙商证券则认为,近期,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化工为代表的周期类板块整体实现不俗表现;这一方面是因为周期类行业盈利改善、利润释放,整体基本面表现良好;另一方面是上半年周期类板块不涨反跌,强化了估值优势,四个行业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已经回归到5年以来均值以下。在市场风格轮换,重新寻找二线蓝筹股的背景下,建议关注:兼具良好基本面和估值优势的周期类标的。
(任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