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行业研究 > 正文

直播带货首个自律规范施行 剑指刷单炒信流量造假

2020-07-01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证券时报记者 吴志

    7月1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下称“规范”)正式施行,该规范是直播营销行业首个行业性自律规范,将为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各类主体提供行为指南。

    近年来,直播营销行业快速发展,但直播营销活动中频频出现流量造假、炒信(指删除不利评价提升信用水平等行为)、虚假宣传等问题。此次施行的规范从商家、主播、直播平台、MCN机构等多方角度,对这些行为进行了规范引导。

    首个行业自律规范

    “直播电商行业规模已经非常大了,我预估今年至少能达到8000亿~1万亿元的交易规模,这么大一个市场,应该要有相关的法规政策来进行管理和约束。直播行业是一日千里的发展,在政策和司法层面的法规还没有出台前,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应该来出台自律规范和行业自律性的公约。”资深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6月24日,中国广告协会正式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规范共6章44条,这是首个针对直播营销行业的行业性自律规范。

    规范首先对直播营销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引导,比如要求全面、真实、准确地披露商品或服务信息,严把直播产品和服务质量关;要求网络直播营销主题不得利用刷单、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虚构或篡改交易数据和用户评价。

    针对直播营销活动中的商家、主播、直播平台、MCN机构等主要参与者,规范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条款进行说明。

    如要求商家发布产品、服务信息应当真实准确;主播应当了解与网络直播营销相关的基本知识;直播平台应当加强入驻商家、主播的交易行为规范,防止主播诱导用户进行线下交易;MCN机构则应加强对签约主播的管理,提升主播业务能力和规则意识等。

    作为出台该规范的主体,中国广告协会将加强对规范实施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视情况进行提示劝诫、督促整改、公开批评,对涉嫌违法的,将提请监管机关依法查处。

    多部规范待出台

    直播营销行业规模庞大、参与者众多,仅仅依靠一个行业性的自律规范,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到底能产生多大作用?

    “这次出台的规范是行业协会的行为,而不是具体的法律法规,但它对净化行业的环境、规范行业的发展都有一定帮助。”丁道师认为,目前规范的内容已经较为完善,但关键在于执行,任何一条法律法规的核心都在于执行,而不在于单纯的规定。

    “行业自律规范的作用虽然比不上行政法规,但对于真正想在行业内持续发展的企业和个人,肯定是有一定约束力的。另外这次制定的是行业第一个规范,这说明行业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有人管了,这至少是个好的开始。”武汉某MCN机构负责人刘洪涛表示。

    “行业现在发展快,问题也多,我们当然希望能够规范一点,不然迟早会出问题。就拿刷数据来说,如果一直这么做下去,行业迟早会失去商家、消费者信任,建立行业自律规范也是必然的。”刘洪涛表示。

    目前,除了由中国广告协会制定施行的这一规范,其他行业规范和标准也在陆续制定和征求意见中。

    记者了解到,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起草制定的《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直播购物运营管理和服务规范》征求意见已于6月30日截止,将于不久后开始实施。

    相比中国广告协会出台的规范,《直播购物运营管理和服务规范》更为全面和细化,比如要求直播购物出镜者年龄不得低于18周岁并进行过消费体验,对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物流服务都提出了具体的参考标准。

    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认为,《直播购物运营管理和服务规范》基本满足了直播购物行业管理、运营服务、学术交流需要,将能够统一和规范我国直播购物专业领域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各项活动。

  • 相关资讯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