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尚伃
9月26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券商处获悉,为规范券商的交易结算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压力测试管理,识别系统稳定性潜在瓶颈,发现隐藏问题,提升系统稳定性保障能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近日就新起草的《证券公司交易结算系统压力测试指引》(以下简称《测试指引》)征求意见。
《测试指引》旨在提升券商对压力测试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其持续完善交易结算系统压力测试管理机制,从而增强证券行业交易结算系统的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交易量快速放大,券商交易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频发。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亟须切实提升性能容量管理能力,以有效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从内容框架来看,《测试指引》分为六章,共二十八条,分别为总则、系统压力测试基本保障与要求、系统压力测试流程与方法、系统压力测试报告与应用、自律管理、附则。
在建立健全压力测试保障机制方面,《测试指引》对券商提出了明确且具体的要求。一方面,规定了券商要健全压力测试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与分工,并为压力测试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确保测试环境、数据资源和工具平台的有效配置与稳定运行。另一方面,规范测试环境、数据及工具的管理,科学选取压力测试场景并组织实施,确保测试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全面提升对系统性能与稳定性的评估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测试指引》要求券商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系统压力测试工作。同时,若出现以下情形,券商应当及时开展系统压力测试:新系统上线或重大变更前;系统下线移除,可能对线上系统的性能容量存在影响的;市场较大波动,系统性能容量可能无法保障安全平稳运行的;以及其他认定需要进行压力测试的情况。
在规范压力测试流程与方法方面,《测试指引》明确了券商在开展压力测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步骤,构建起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具体流程包括:明确测试目的、制定测试方案、做好测试准备、执行测试过程、分析测试数据、提交与归档测试报告。同时,《测试指引》对上述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确保压力测试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在加强压力测试结果报告和应用方面,《测试指引》规定了券商要及时识别系统性能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快速处置。同时,要定期评估压力测试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持续完善压力测试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压力测试报告的内容要求,并加强相关文档管理,确保测试材料、报告等文件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中证协也将加强对压力测试工作的自律管理,通过不断健全行业交易结算系统压力测试体系,提升整体风险防控水平,为构建安全、高效、稳定的资本市场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