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证券要闻 > 正文

科创板年报观察:“出海”战略成效显著 2024年科创板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长6.1%

2025-05-13 20:03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科技创新无国界。面对全球化遭遇的风浪与波折,科创板公司守正创新,坚持开放共赢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出海”战略,阔步走向全球市场,集中全球资源要素提高核心竞争力。

    2024年,科创板公司境外收入突破4300亿元,同比增长6.1%,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技术与资本并驾齐驱的“出海”模式,渐成科创板公司高质量发展新支点。

    境外市场增长动能澎湃

    从年报披露情况看,2024年,科创板近八成公司实现境外销售,境外收入合计4303.61亿元,占板块整体营业收入的三成。境外收入同比2023年增长6.1%,增速超过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增速,向境外市场汲取增长动能成效初显。其中,近四成公司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幅超过其营业收入总体增幅,173家公司境外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54家公司境外收入在10亿元以上。

    境外收入增长亮眼的背后,既有海外版图的横向拓展,也不乏细分市场的纵向渗透。据统计,63家科创板公司产品远销5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其中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产品已在100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实现销售。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已服务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WPSOffice全球月度活跃设备数为6.32亿,同比增长6.22%。百济神州有限公司的百泽安®已在45个市场获批,全球已有超过130万患者接受了治疗。

    与此同时,37家公司产品在出货量、市占率、销售额等方面位列所在领域全球第一,在细分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类创新医疗设备累计入驻全球超13,000家医疗及科研机构,影像产品覆盖美国超过70%的州级行政区,数字化PET/CT在印度新增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新能源方面,拉拉普拉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东南亚市场,其光伏设备海外营收从2023年的2845万元一举增长至2024年的72252万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在证监会有关创新政策的鼓励下,不少科创板公司也积极借助并购重组“借船出海”。自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上市公司已发起14单跨境收购交易。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收购西班牙公司CreoMedicalS.L.U.51%股权,以此为跳板深入拓展欧洲市场。苏州浩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匈牙利公司CadLine100%股权,该公司3DBIM软件核心产品已在11个国家服务1.5万名客户,有望支持整合海外客户资源。

    重构全球价值链“坐标”

    与依赖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的初级出口模式不同,科创板公司瞄准价值链上游,以科技创新“硬实力”,重新定义国际竞争“定价权”和“话语权”。

    一方面,科创板公司出口产品具有鲜明的高毛利率特征。据统计,科创板公司境外销售毛利率中位数达到40.8%,高于板块整体毛利率水平,立足创新获取“溢价”的竞争思路得到验证。

    例如,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海外客户追求PMOLED产品新、奇、特的需求加强产品定制,其境外销售毛利率比境内销售毛利率高出近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专利技术也成为“出海”的重要一环。截至2024年末,累计有10家科创板创新药企业通过对外授权(license-out)形式将创新药海外权益授予境外企业。

    如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一款ADC药物专利授权给跨国药企BMS,首付款8亿美元已在2024年全额到账,不仅支持公司在上市第二年扭亏为盈,还刷新了中国ADC新药“出海”的交易金额纪录。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将BAT2206(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在欧盟、英国、瑞士、澳大利亚以及其他部分欧洲国家市场商业化权益有偿许可给吉瑞医药,首付款及里程碑款总金额最高至1.10亿美元。

    在产品竞争力、技术话语权“底气”的加持下,不少科创板公司正在从“标准跟随者”升级“标准制定者”。截至2024年末,已有58家科创板公司牵头或参与制定所在领域的国际标准,在行业内部的话语权与日俱增。如盾构机龙头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新增主导或联合主导国际标准2项,累计注册国际标准工作组专家5名,公司当年海外新签合同或中标额达30.68亿元,同比增长48.94%。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3GPP组织参与5G-A国际标准制定200余项,目前正在全面参与全球6G标准化组织的各项工作,有望在下一代通信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共建开放共赢新格局

    近年来,从输出产品、服务,再到提供资本、技术赋能,科创板公司“出海”之旅在实现生产服务本地化落子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发展机遇。

    截至2024年末,110家科创板公司在37个国家或地区建设产能。如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韩国工厂支撑公司三元材料出货量连续四年领跑全球,更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TOP4手机厂商,在埃塞俄比亚、印度、孟加拉国等地设立工厂,雇佣外籍员工8933人,占公司员工总数近半数,在海外市场贡献多个就业机会。

    此外,超过50家科创板公司在海外成立研发基地或实验室,深度推进全球科技协作。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推出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基础上,还在新加坡、日本、欧洲等地积极布局核心的软硬件+AI技术研发中心,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多家科创板公司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尼的“灯塔工厂”建成投产,向当地推广复制我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先进经验。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推动匈塞铁路诺苏段收官,标志着匈塞铁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助力塞尔维亚打造地区交通和物流枢纽。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为尼日利亚卫生部下属的NPHCDA(全国疫苗中转站)打造全球首个太阳能直驱冷库,有效解决了当地疫苗存储安全隐患,显著提升该国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医疗队协同合作,利用眼科医疗器材帮助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的眼科患者重获清晰视界。

    业内人士认为,科创板公司“出海”微观实践表明,全球化是势之所趋、势不可挡。长期来看,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预计将有更多科创板公司登上国际舞台,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创造经济繁荣、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与产业发展中逐浪前行。

(编辑 何帆)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