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证监局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签署《证券期货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合作备忘录》
本报记者 侯捷宁
2018年12月25日上午,北京证监局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签署北京辖区证券期货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合作备忘录。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强,北京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平以及各调解组织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据悉,这是2018年1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议的意见》(《全面推进意见》)以来全国首单全面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合作备忘录。
马强做了题为《建立证券期货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助力资本市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讲话,就深入推动证券期货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建设提出以下要求。一是提高认识,抓好工作贯彻落实;二是拓展调解专业领域,探索调解前置程序;三是加强联合指导保障,提升化解纠纷能力;四是落实配套保障措施,促进对接长效开展。
王建平做了题为《构建多元化解新格局续写诉调对接新篇章》的讲话。他指出,投资者保护是证监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资本市场有其特殊性,1亿多投资者中大部分是中小投资者。因此,投资者保护工作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资本市场的纵深发展,举报投诉大量增加,时常还伴有群体性上访等情况,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一种高效、柔性和务实的纠纷解决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灵活的权利救济渠道,为监管机构和审判机关搭建了共同化解矛盾的桥梁。北京局在投保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是证监会系统内最早建立小额速调的派出机构,是证监会12386投诉举报热线首家直转单位,建立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诉处理情况“红黑榜”机制并定期通报。
王建平指出,北京辖区投资者保护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证券期货业全国性行业组织和投资者保护专门调解机构专业性强,影响力大,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投资者信赖度更高。各调解组织积极参与到调解活动中,给北京辖区投保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为了贯彻落实周强院长和刘士余主席在全面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和周密部署,王建平提出,本次签署合作备忘录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周强院长、刘士余主席的重要讲话和《全面意见》精神,切实贯彻诉调对接工作要求。力争把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化解在调解范围内,畅通中小投资者权利救济的法治渠道。二是充分发挥签约双方及调解组织专业优势,加强沟通,形成合力,不断推动北京辖区多元化解机制向更优更快发展。三是持续开展常态化和全方位宣传,通过协调调解组织、投资者教育基地等多种渠道持续加大宣传工作,让更多市场主体和投资者了解和信任多元化解机制和调解组织,有利于拓宽纠纷解决渠道,将矛盾尽早化解在萌芽状态。四是进一步压实市场经营机构对投诉举报事宜处置的主体责任,强化多元化解机制的效力。对于证券期货市场经营主体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已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将依法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并作为日常监管重要关注点。五是加大培训和交流力度,继续挖掘和培养专业水平高并且有志于多元化解机制的专兼职调解员。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同志,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同志,北京证监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北京上市公司协会、北京证券业协会以及北京期货商会相关负责同志见证了本次签约仪式。